反诈游园会吸引1500余名师生参与;社区“分层套餐”精准对接老、中、青群体需求;企业“法治体检”筑牢民营经济防护网……今年以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以“南检青锋行”党建与业务融合品牌为抓手,发动青年党员干警深耕高校、社区、企业三大领域,用定制化、场景化普法实践,探索出“党建带队建、队建促业务”的基层普法新路径。
“青锋”,既是青年先锋的象征,亦谐音“清风”,承载着法治润泽民生的初心。
“和居民面对面时,才能真正摸清大家的法律需求。”青年党员干警王虹的感慨,道出了“南检青锋行”的实践底色。在南山街道风华社区,她用“案例拆解+模拟分析”的方式讲解如何防范养老诈骗,让老年居民听得津津有味。在招商街道桃花园社区的“AI科技党员服务市集”上,检察干警的法律咨询台前排起长队,从家事纠纷到个人信息保护,细致的解答让群众十分满意。
“要让法治宣传精准对接每类群体的需求。”南山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丽华说,“南检青锋行”不仅是普法平台,更是锤炼青年干警党性的“实践课堂”,通过走街串巷送法、深入基层解难题,青年干警将“司法为民”理念融入每一次互动,让法治服务的“根”扎得更牢。
面对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南检青锋行”分领域施策,在高校、社区、企业中打造特色普法样本。
今年4月,南山检察院在深圳大学组织启动“普法宣讲高校行”活动,一场“反诈答题游园会”凭借趣味互动吸引1500余名师生参与;同时,联合南方科技大学开设“廉洁讲坛”,围绕科研经费使用、设备采购等风险点,为科研团队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教育。截至目前,活动已走进4所高校开展6场巡回宣讲,覆盖师生3000余人次,实现从“单次活动”到“长效培育”的转变。
“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南检青锋·社区行”精准匹配不同人群需求,在老年居民集中区域,用“模拟遗产分割”案例讲解房产继承要点;在年轻群体聚居地,通过互动问答普及个人信息保护法;在高新园区,为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解答劳动权益保护问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社区行”已开展各类活动54场,服务居民超5000人次。“精准对接需求,让法治意识真正在社区扎根。”海岸社区党委书记周燕这样评价。
今年6月,“南检青锋·企业行”在南山智园启动,近20家企业代表现场聆听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活动中,检察官结合真实案例讲解职务犯罪预防,并为企业解答专利申请、商业秘密保护等难题,发放《涉企执法问答手册》。
除了线下场景深耕,“南检青锋行”同步布局线上阵地,推出系列普法短视频,从邻里纠纷到劳动维权,用案例释法让法律知识更易理解。线上“不断线”、线下“有声势”的模式,构建起立体化普法格局。
如今,“南检青锋行”的身影已活跃在南山区的街坊巷陌、企业园区与高校校园之中,累计覆盖高校师生超4500人次、社区居民5000人次、企业超20家。
“未来,我们将不断优化‘高校+社区+企业+线上’四维服务模式,持续以青年力量驱动普法创新,让法治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多检察动能。”李丽华说。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