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一次调解搞不定,没想到一个下午赔偿款就拿到了。”近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沙河法庭道交纠纷一体化调处中心(以下简称调处中心),老李略带吃力地签下了调解协议,他因车祸受伤的右手还未完全恢复。
不久前,老李、刘某分别驾驶电动三轮车行驶在北环大道上,因刘某未开车灯,加之夜间视线不佳,驾驶小汽车的王某接连撞上两辆电动三轮车,老李受轻伤入院。交警认定王某负事故主要责任,但王某认为刘某不开车灯也应担责,三人就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责任怎么划分、赔偿金额如何确定……调解室内,沙河法庭法官吴倩拿出过往类似的案例,联合南山交警大队民警,向3名当事人释明各自责任及法定赔付金额,历经3个小时,最终促成3人签订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完毕。
2024年6月,沙河法庭联合南山交警大队、区司法局、市保险消保中心成立调处中心,分别在法庭一楼及南山交警大队事故中队设立调解工作室、法官联络站及道交微法庭,构建“交警前端调解+法官线上线下指导+三日内司法确认”的解纷模式,合力促推道交纠纷高效化解。自成立以来,调处中心已成功调解12496起道交纠纷,调解成功率达63.52%。得益于中心解纷成效,今年以来,进入诉讼的案件量仅占全区交通事故总量的2.41%。
半年前,张某的丈夫发生车祸,家属诉请事故责任方及保险公司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费用。考虑到张某在四川,需照料家人,沙河法庭法官刘津荣在征得当事双方同意后适用异步诉讼程序审理该案。
“从立案到结案,我连法院的门都没迈进过,线上开庭那天仅用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案件审理。”案件审结后,张某对这种便捷的网络庭审方式印象颇深。
这是南山法院持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的生动实践。今年7月起,沙河法庭试行在线异步诉讼审理模式,法官、当事人、代理人可在规定期限内错时在深圳移动微法院系统分别申请开庭、开展调解、证据交换等各种诉讼活动。线上庭审系统同时具备语音识别、智能问答、区块链证据核验等功能,诉讼参与人能够随时随地完成诉讼程序,大幅降低了诉讼成本,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目前,共有101件道交案件通过异步审理方式办结。
“法官,救助基金当时帮我们垫付了7万元,请帮我把这笔‘救命钱’还回去吧!”保险公司支付的赔偿金刚刚到账,周大爷立刻给法院打来电话急着“还钱”。
今年5月,周大爷的儿子乘坐网约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陷入昏迷、情况危急。调处中心立即为其申请深圳市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第一时间为其垫付了抢救费用,让伤者获得了及时抢救,周大爷为此向交警、法官多次表示感谢。
这是今年以来,调处中心协助申请救助基金的第7名道交事故当事人。为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在事故发生后获得及时救助,沙河法庭协同南山交警、深圳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帮助道交事故伤者快速申领抢救费等救助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交通事故伤者,加快审批流程,7日内迅速垫付抢救费用,及时纾解当事人救治资金困境。2022年以来,调处中心共为19名生活困难、因交通事故致伤致残当事人申请道路救助基金134.24万元。
与此同时,针对道交事故发生后无法通过肇事方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沙河法庭以快受理、快审查、快报批、快发放的方式为当事人减免诉讼费、发放司法救助金等,坚持“应救即救、应救尽救”原则,让司法救助为困难群众撑起“法治保护伞”。
“道路交通安全,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沙河法庭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道交案件专业化审判,汇聚多元解纷力量,让止争更快速、调解更专业、赔付更到位、司法更暖心。”沙河法庭庭长雷英孝表示。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