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7日,宁波市第九届“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论坛在市行政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完善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本届论坛由宁波市委政法委指导,市法学会主办,市法官协会、检察学研究会、警察协会、律师协会、宁波仲裁委、宁波大学法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及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法政学院共同协办。市法学会副会长、市政协社法和民宗委主任张健,市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陶琳,市委政法委原政治部主任王海亮,市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宁波大学法学院院长张炳生等领导出席论坛。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区县(市)法学会秘书长、市级会员单位联络员和论坛获奖论文作者等7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分别由陶琳和张炳生同志主持。
为了使论坛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实效更加突出,本届论坛结合主题邀请了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宁波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曙光作了“产权法律保护及其理论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以“产权”的来源、产权与产权交易在我国的立法现状和“产权”的法学语言表达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对“产权”的理解和把握,着重从产权界定制度、产权交易中的评估制度、产权交易中的场内交易制度和产权交易中的产权交割制度4个方面对产权的基础性法律制度进行了系统阐述,继而者围绕产权出售(流转)制度、产权兼并制度、产权收购制度和产权交易纠纷解决制度四大制度对产权交易的形态性法律制度进行了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深化产权制度理论研究应关注的重点进行前瞻性梳理分析。一是以公私合营(PPP)项目的有序推进和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的出台为重点,深度解读了近几年产权制度及其相关理论研究新的政策走向。二是对国有产权运行中的所有者和代理人(董事会、总经理)关系中激励、约束制度研究,建立和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与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流转制度研究,完善产权保护中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研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审判“三审合一”机制研究和PPP项目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等10余个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深化产权制度理论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报告理论深厚,观点新颖,分析清晰,为与会法学法律工作者更加全面了解产权保护制度,找准现阶段产权保护方面亟需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更一步加强和完善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帮助。
为深化学术交流,深厚学术氛围,论坛择优安排了2篇一等奖论文作者——镇海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纪培福和鄞州区市场监管局主任科员张汉江分别围绕“产权保护的司法定位——以家庭领域不动产权益平衡为视角”和“浙商企业商标保护机制创新路径探究”两大问题作了交流发言,2位作者均介绍了相关研究背景,分析梳理了各自研究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富有见地的对策建议。论坛邀请了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肖子策和宁波海事法院研究室副主任王佩芬分别对2篇交流文章作了交叉点评,认为文章选题契合论坛主题,呼应现实需求,观点正确、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行文规范、语言精炼,在理论剖析与实证考察、制度援引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结论合理、对策可行,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就文章的选题切入点、行文架构、论述分析、案例实证以及文字组织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建议。
由于本届论坛的主题相对集中而不宽泛,共征集到论文138篇,经过学术不端检测、初评和终评等环节,最终确定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镇海区法学会、奉化区法学会、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宁波海事法院、鄞州区人民法院在本次征文活动中组织出色,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单位。论坛对获奖作者和优秀组织奖单位进行了表彰。
来源:宁波市法学会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