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人民日报专题报道
广外“视界・法学”
以世界为课堂
锻造卓越涉外法治人才

2025年暑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视界・法学”项目全面升级,近百名本硕博学生组成六个访学团,分赴世界四大洲七个国家和地区,以全球一流高校和国际组织为课堂,深入探索不同法系精髓,提升广外学子跨文化法律实践能力,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积蓄高端人才。
足迹遍布七大国家和地区,拓展国际法律视野
随着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涉外法治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广外积极回应国家战略,推出“PRIME计划”之“视界・法学”访学项目,作为学校涉外法治实践教学的一项创新举措,为法学院学生搭建通往世界舞台的桥梁。
在澳大利亚,学子们系统探索了澳大利亚法治体系与英美法系核心要义;在新加坡,聚焦人工智能法律规制前沿领域,深入思考科技与法律的交融与碰撞;在瑞士和荷兰的联合国国际组织研学之旅中,学生直面全球治理现实,理解国际组织运作机制;在美国纽约州法院,法律实务研习为他们提供了亲身参与美国司法实践的宝贵机会;在英国沉浸式体验剑桥大学世界顶尖法学教育;在中国香港,深入考察“一国两制”下的法治实践,增强对国家大局的理解和把握。这种多地域、多领域的访学安排,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国际学习平台,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实务能力。
夯实“法学+外语”根基,铸就人才核心优势
“视界・法学”项目是广外卓越涉外人才培养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是广外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双模式”的创新举措。近年来,广外聚焦“国家所需、未来所向、湾区所急、广外所能”,持续探索“法学+外语”和“外语+法学”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双模式”,依托其外语学科和国际化办学优势,全面推进法学与外语教学的双向互动、交叉融合。通过编写全国首套10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系列教材”,在外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中融入多语种理论著作内容,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涵养家国情怀。同时,学校开展法学与英、法、德、俄、日、西班牙、阿拉伯等31个语种专业的融合探索,通过系统开设学术英语、法律英语、小语种课程,不断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模块化的全英法学课程与实践训练,则有效增强了学生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能力。
广外成立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广东涉外律师学院、广东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等平台,开设“国际经济法”“国际法”等特色课程,并与华为等企业合作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以数字赋能法学实践教学等。近年来,广外新增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法律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国际法本科专业和7个“外语专业+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进一步丰富涉外法治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广外不断推动模拟法庭、模拟仲裁等实践教学形式的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鼓励学生自主探寻并应用国际规则解决模拟案例,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学习转变。

广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训大模型发布会
此外,广外还通过推行“以学备赛、以赛促学”机制,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在各类国际法律事务大赛中摘金夺银。2023年,广外学子摘得第二十一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一等奖,并历史性晋级国际赛;在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竞赛中连续7年获得全国一等奖,并于2025年跻身全球六强......近五年来,学校已有300余名学生荣获国际或国家级专业赛事奖项,这些成绩彰显了广外“以学备赛、以赛促学”机制的显著成效。
通过不断创新育人平台和举措,积极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路径,广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未来,广外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优化培养体系,助力更多学子走向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持续注入新的活力。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