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广东警官学院法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教泽绵长,法学院的创设最早可追溯至1952年,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培养公安、法学应用型人才最多的教学院部,至今已培养十七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法学院下设法理学、刑事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四个教研室,并设有非编科研机构“警察法学研究所”和LETS法学实验室、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实验教学场所。 党建铸魂
法学院注重思政育人,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法学素养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法治人才。每个学期的“思政第一课”都会对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刻诠释,注重法学专业的思政课,严格落实《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组建了优秀的授课团队,既开展培训授课、亦深耕学历教育。法学院还注重专业课中的课程思政,既拥有优秀教学成果“思政教学方案”,亦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师资力量 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三十三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十五人,具有硕博以上学位的有三十一人。教师学缘结构丰富,涵盖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多元化的学术背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 教师队伍中人才济济,既包括法考教学领域杰出名师,也有研究生培训资深导师。既包括独树一帜的特色课程讲师,也拥有备受赞誉的品牌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法学院依托警校平台,组创“警察法治创新团队”,设置《警察法学》课程及公安特色课程,推动法学研究所转型为“警察法学研究所”,取得多项警察法学研究成果,引领学科向警察法学转型。近年来,法学院承担省部级课题三项,市厅级课题十二项,校级课题七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及质量工程项目四项。发表高水平论文十一篇,出版学术著作三本。两项调研报告获得中央领导、省委政法委书记肯定性批示。学术研究的理论性、前瞻性与实用性达到了高度融合。 近年来,法学院积极响应号召,每年都精心选派优秀教师参与“双育计划”,通过这一平台,教师们得以将深厚的法学理论与公安实战紧密结合,既拓宽了视野,也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法治公安建设的能力。此外,法学院教师还积极服务广东公安工作,受聘省厅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参与省厅相关部门立法项目;为广东多地公安机关提供执法规范化及执法资格考试辅导培训;为地市机关执法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培养 围绕“创新型公安法治人才和通用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思政课程+基本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选修+专题讲座”的课程结构体系,以及“课堂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连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秉承实践育人理念,法学院拓展了类型多样、资源丰富的实习实训基地七个,分别为广东省法学会、广东省公安厅法制总队、云浮市公安局、广东雄远律师事务所、广东洛亚律师事务所、广东盈隆律师事务所和广东壹号律师事务所。学生在法学实践中成长,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最终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法治人才。 法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2004年以来,司考、法考通过率在全国公安院校及广东本地高校法学专业中均位列翘楚;硕士研究生考试升学率逐年攀升;人才培养质量颇受认可,得到了众多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为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拓展师生学术视野,法学院先后力邀清华大学张明楷、张建伟、高其才,中国人民大学陈卫东、杨立新等著名法学家来院讲学,这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热情,2024年法学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中共获得四次优秀奖。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