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河源市法学会法律心理学研究会正式成立,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同步召开。该研究会将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供有力支撑,标志河源“法治+心理”融合研究进入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河源市法学会法律心理学研究会正式成立。 会议现场,河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峰提出,研究会应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政法重点工作,紧盯基层社会治理、妇女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治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和维护稳定等重点领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注重点人员、特殊人群的心理法律服务需求,推动建立“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帮扶救助”一体化服务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法律服务中感受到法治温暖、心理关怀,为更高水平的平安河源、法治河源建设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河源把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河源、法治河源的重要内容。河源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积极联合市委社工部、市公检法司及教育、妇联等相关部门,聚焦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领域,探索将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引入妇女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将“治未病”的理念与“治已病”的功能相结合,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效,为研究会成立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现场。 研究会的生命力在于“研用结合”。接下来,河源市法学会法律心理学研究会将一方面注重理论研究,深入挖掘河源法治实践中的心理需求,坚持学科融合发展,努力构建具有河源特色、时代特征、实践特点的法律心理学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注重实践转化,主动对接政法机关、综治中心、中小学、社区等,积极探索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路径、法治宣传新方式、司法实践新机制,切实发挥法律心理学在法治实践中的独特作用。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