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广州市法学会数字法学研究会、广州数据交易所、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福瑞德律师事务所共同承办的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湾区杯”智能刑期预测赛顺利收官,3支队伍最终从151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
刑期预测是法律科技领域的核心命题,其解决方案可应用到刑事辩护、检察公诉、司法审判等多个法律职业的多个应用场景。刑期预测有助于降低主观经验导致的量刑差异,防范任意裁量,促进“类案类判”;有助于让案件当事人对裁判结果有合理预期,促进认罪服法,减少上诉率;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增强司法透明度。本赛题共吸引了151支“法律+科技”队伍参赛,其中个人队伍124支,高校及研究机构队伍15支,法律科技企业队伍4支,法律服务机构队伍4支,其他企业4支。
本次比赛以参赛算法的刑期预测精准性、新颖性、可拓展性、优化潜力等为评判标准。精准性方面的评价,将使用平均绝对误差作为主要指标,即预测刑期与真实刑期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误差越小越好。新颖性、可拓展性、优化潜力等方面的评价,以参赛队伍书面提交的核心算法原理为主要依据,并在决赛等阶段安排答辩环节。初赛、复赛阶段评估参赛算法刑期预测精准性,根据一定权重计算算法对主刑及缓刑预测偏差值,采取100减总偏差的数值作为“打榜”依据,分值越高,名次越靠前。9月15日结束的复赛第一名分值为95.91分。决赛以线下答辩形式进行,重点考察参赛算法的创新性、模型的严谨性与稳定性,评审技术实现与预期落地效果。决赛成绩按复赛成绩占60%权重、答辩专家评分占40%权重综合计算。9月20日,决赛顺利结束,3支队伍从8支参与角逐的队伍中胜出,其中第1名总分89.88分。此次赛事选拔出的优秀算法呈现出较好的技术性能与可实施性。选手采用的前沿算法模型、AI训练技术、调参技术对司法量刑的精准性与效率的提升具有启发意义。
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湾区杯”智能刑期预测赛的顺利推进,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空间,也为参赛选手提供了接触真实业务场景、解决前沿技术问题的机会。赛事组织方初步计划明年继续开设类似赛题,进一步通过比赛寻求法律人工智能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逐步将赛事打造为发掘和储备数字法治人才的平台,欢迎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继续支持参与。
获奖队伍信息如下: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