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市各级法学会高度重视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和法学专家咨询工作,以推进“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为契机,依托市、镇(街)63个中立法律服务点,在综治中心、重要单位构建起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法律服务网络,并按照“资深律师+法学专家”的值班模式,免费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服务,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规范建设+辅助决策”夯实服务 筑牢基层法治根基 “关于第一个争议,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明确表示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应当依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7月17日,位于麻涌镇综治中心2楼的东莞中立法律服务社麻涌服务站(以下简称麻涌中立站),值班律师在详细了解来访群众有关情况后,耐心细致地解答了群众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获得来访群众的高度认可。 这是麻涌中立站开展日常服务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成立以来,麻涌中立站始终将规范化建设作为提升服务质效的关键抓手,逐步形成了“有牌子、有场所、有人员、有经费、有制度”的实体化运作机构,并充分发挥法学法律界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运行工作,共绘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 麻涌镇法学会有关负责人黄良国介绍,随着工作的推进和服务内容的不断拓展,参与值班的法学专家和律师除了坐班提供法律咨询、参与重大案事件化解外,还主动下沉基层,为村(社区)管理、重大决策等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 “村委会作为企业的出资人,应履行出资义务。”2024年底,在一起企业破产清算案中,麻涌镇某村委会接到企业破产管理人通知,要求缴纳该企业的出资款28万元。对此,该村委会立即向麻涌中立站法学专家寻求帮助。 “该企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办理工商登记时,经济性质登记为集体所有制,但村委会并非企业实际出资人,也没有实际收益,且不参与经营和管理,企业属于个人合伙或个体工商户,企业破产管理人应对企业的实际经营者追偿出资款,村委会无需为企业的注册资金履行出资义务。”经实地走访交流及查阅大量资料后,麻涌中立站法学专家为村委会出具了法律意见书及情况说明,并获得企业破产管理人的支持。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麻涌中立站共提供案(事)件咨询200余起,参与疑难案件调解10次。为村(社区)重大经济、民生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决策提供法律建议16条;协助起草、审核村(社区)自治组织章程、村规民约及其他管理规定,以及协助审查经济合同和收入分配方案5份。参与“民法典宣讲乡村行”及“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15场,围绕婚姻家事、未成年人保护、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宣讲;结合“以法兴企”文化沙龙活动,深入镇内工业园区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35次,解答法律问题40个。 黄良国表示,麻涌中立站通过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延伸法律服务触角,进一步夯实基层法治根基。 “专家入驻+队伍培训”双措并举 激活矛盾调解新动力 2024年6月18日,凤岗镇油甘埔村发生了一起涉港澳居民的房屋权属纠纷案件,当事人双方为亲叔侄关系,因家族祖屋遗产归属权问题多次产生激烈争执。鉴于案件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家族文化、法律知识和情感因素,油甘埔村立即向凤岗镇综治中心请求帮助。经分析研判,镇综治中心指派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东莞中立法律服务社凤岗工作站(以下简称凤岗中立站)值班法学专家黄德生介入调处。 “这一纠纷不仅关乎双方的经济利益,更触及家族情感。”黄德生接手案件后,迅速组织团队展开深入调查,通过倾听当事人陈述、走访村委会、翻阅族谱资料等,仔细梳理案件背景和所有涉纠纷人员关系。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和专业的法律知识,黄德生迅速抓住矛盾争议点,向当事人讲解相关法律知识,纠正双方在遗产继承中的错误认识,同时唤起双方对“家族和谐”的重视。最终,经过多轮调解,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聘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担任法学专家,入驻综治中心助力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是凤岗镇法学会不断提升基层服务站点工作质效的创新举措之一。 “凤岗中立站设在我镇综治中心,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群众来访咨询的法律问题,大多数都因矛盾纠纷引发。”凤岗镇法学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得更到位,镇法学会组织具备丰富调解经验的法学专家入驻,参与复杂矛盾纠纷调处,同时深入村(社区)、工业园区、学校等开展调解技能专题培训,助力提升全镇调解能力水平。据统计,2024年以来,凤岗镇法学会的法学专家共开展调解培训30场次,覆盖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网格管理员、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及学校老师等共计2500余人。 凤岗镇平安法治办业务委员邓建明说:“中立法律服务站点全面对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由法学专家率领队伍进驻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为凤岗镇高效服务群众、化解疑难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通过专题培训,向年轻调解队伍传经送宝,为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东莞市法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5年6月,全市63个中立法律服务站点在服务地方法治实践、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受理各类咨询案件5747宗,服务群众6856人次。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和优化中立法律服务组织网络体系,推动法学专家、律师等服务资源与群众需求精准匹配,奋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法学会系统基层服务站点的先进典型。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