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汕头市金平区法学会以推进“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为契机,在光华街道综治中心设立基层服务站点,并选派法学专家进驻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切实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与满意度。
驻点法学专家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通讯员供图 高效化解“急薪”危机 劳动争议的温情解法 外来务工人员高某因家中有事需紧急返乡,向包工头孙某索要6天工资无果,遂向光华街道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求助。驻点法学专家介入后,抓住矛盾焦点,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以“情理法”结合方式展开调解:一方面,耐心倾听高某诉求,安抚其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向孙某详细阐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相关规定。 经调解,孙某当场通过微信支付高某工资1000元,并承诺余款在工地工资款结算后立即支付。高某事后致电站点表示感谢:“钱收到了,心里踏实了!”这场劳资纠纷的高效化解,不仅守住了劳动者的“钱袋子”,也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从“对立”到“共担” 婚姻家庭纠纷的破局之道
黄女士因丈夫翁先生长期不归家且拒付生活费,独自照顾患精神疾病的女儿陷入生活困境。驻点法学专家了解到情况后,启动“法律+救助”双轨机制:一方面,细心引导黄女士带患病女儿前往精神医院进行专业评估鉴定,向其阐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的有关政策,为这个困顿的家庭注入温暖曙光;另一方面通过“背对背”调解,向翁先生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夫妻扶养义务的规定。
调解第二天,双方达成协议,翁先生承诺每月支付生活费1500元并承担水电费,这场持续数年的家庭矛盾得以缓和。黄女士含泪致谢:“你们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三方共担解民忧
交通事故的“责任共担”智慧
肖女士骑电动车上班途经某餐饮店门口时,因洒水车清洗油污致路面湿滑摔倒,造成膝盖受伤、车辆损坏,医疗费及修车费近千元,后续还需治疗和休养。驻点法学专家积极介入,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依据,分析责任涉及三方:洒水车司机吴某、餐饮店以及肖女士本人,提出“责任共担”方案:吴某赔偿800元,餐饮店补偿800元,肖女士承担剩余费用。
经过两小时调解,三方当场达成一致意见并履行完毕。肖女士感慨:“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服务站点真的为我们撑了腰!”
服务无止境,法治有温度。光华街道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扎根一线,用心化解劳资纠纷、家长里短,用情破解事故赔偿、信访难题,始终践行“法治为民”初心。下一步,金平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将继续以法治之力守护辖区平安稳定,让法律服务的温度触手可及,为社会和谐注入坚实法治力量!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