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公安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国安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邮件快件收寄实名制的通告》,全面推行邮件、快件实名收寄信息系统。这是近年来,广州警方联合多部门,加强和规范寄递物流行业安全管理、有效整治行业乱象的又一有力措施。
据统计,目前广州经行政许可、备案的寄递企业、分支机构和末端网点共1900余家,全市快递从业人员超10万。2012—2016年,广州市的快递业务量以年均71.7%的增幅迅速发展,多年居全国城市第一,约占全国的1/10、全球的4%.
物流业迅速发展,既带动了城市经济发展,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增加了压力,一旦监管不到位,极有可能成为涉毒、涉枪、涉危化品案事件的洼地。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广州警方以建设“平安寄递物流”为目标,联合全市多个部门,力抓专项打击整治和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创新“五个100%”等一系列管理举措,逐步夯实行业安全管理体系,在源头治理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健全管理机构,构筑管理体系
2011年7月,广州市公安局成立内部安全保卫支队,负责统筹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寄递行业安全管理工作。2012年12月,市公安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国家安全局成立广州市寄递渠道治安管理协调小组,建立寄递行业跨部门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2015年3月发布《广州市寄递企业内部安全防范工作规定》,明确了广州市寄递企业内部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标准,也是行政部门加强寄递行业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
今年,广州成立了由11个单位参加的政府层面寄递物流行业管控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在公安机关内部,内保支队与禁毒支队确立了“内保管理、禁毒打击齐驱并进,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协作配合”的管控思路,形成针对物流寄递行业常态化的跨警种管理力量和从宏观防范到微观个案打击多方位、全流程的安全管理。此外,各区亦相继成立寄递物流管控办,管理打击触角直接延伸到基层一线,实现全覆盖。
以打击整治开路,破题行业治理困局
今年1月以来,广州公安机关狠打了一批在寄递物流渠道发生的案件,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据统计,5月以来,广州市涉寄递物流行业警情同比下降5.87%.公安局通过寄递物流渠道破获毒品、枪支、危险化学品等案件64宗,同比上升13.3%.7月,利用寄递物流渠道信息,成功侦破一起跨国特大走私毒品案件。在我国境内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缴获疑似毒品冰毒约2公斤、毒资人民币90万元和毒品夹藏物一批,查获疑似毒品包装点1个。在境外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缴获毒品冰毒约255公斤。
今年,广州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清查整治寄递物流渠道治安隐患,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警方联合市交委、工商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主要寄递物流企业、分拨中心和大型物流园区开展指导监督。据统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全市警力1.6万余人次,检查寄递物流企业、经营场所1.7万余家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294项,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657份,查处非法寄运案件28起,处理人员28人,收缴毒品、危险化学品、假冒伪劣产品等非法禁寄物品一批。
夯实基础工作,加强源头管控
广州市公安局印发文件《广州市公安局执法监督检查寄递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指引》,明确了公安机关在寄递行业治安管理当中的定位、职责、工作内容、程序和罚则等亟需解决的问题;制发《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办法》,广泛发动全民投入寄递物流渠道毒品打击工作,“羊城快递小哥”成为广州禁毒名片……
在寄递物流“三个100%”的基础上,广州提出了更完善的“五个100%”:督促寄递物流企业全面落实100%收寄实名登记、100%寄递件开箱验视、100%技防安检、100%持证经营、100%从业人员登记。
依托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日常治安检查工作,广州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并进行通报,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截至9月30日,共计采集寄递物流企业信息8千余家,从业人员信息3万余人,排查出355名嫌疑人员,有效净化寄递行业从业人员队伍。
今年7月中旬开始,广州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全面启动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全市寄递实名率稳步上升,并提前实现国家邮管局提出的今年实名率40%的目标。
广州还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对涉案企业开展责任追究倒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堵塞安全管理漏洞。今年5月份以来,市公安局共向市邮管局、交委移送15家企业涉违法犯罪线索,已有多家企业被立案侦查。市邮管局对其中1家寄递企业按违反《反恐法》给予处罚。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