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顺德法院对近两年受理的盗窃罪案件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于近日向社会发出司法预警书。据悉,近两年顺德法院审理的盗窃罪案件一直居高不下。2017年截至11月29日,刑事案件共收案4081件5104人,其中盗窃罪案件905件1117人,盗窃罪案件占总收刑事案件超过20%.
特点:盗窃电动车占比27 .43%
据顺德法院的法官介绍,顺德区盗窃犯罪发案形势具有五大特点。
首先是盗窃方式以入户盗窃和扒窃为主,分别为24.78%和8.85%.法官提醒,扒窃则是以被害人随身携带的财物为目标,作案时一般与被害人肢体较为贴近,常有使用剪刀、刀片、镊子等作案工具。这两类案件均具有较高的人身危险性,占高比重应当引起关注,加强防范。
此外,盗窃行为人多为惯犯,受理案件中有35.4%为多次盗窃。行为人往往是惯犯或累犯,具有较高的盗窃技术,灵活掌握了快速开锁、徒手扒窃、高空攀爬等技能。该类惯犯因多次入狱,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作案不计手段,不顾后果,其人身危险性较高。
第三是盗窃对象以电动车居多。分析认为,电动车具有轻便、价值低和锁具防护级别低的特点,便于盗窃和销赃,且被害人报案可能性较低,故而成为了以盗为业、以盗养吸的“瘾君子”的热门盗窃对象,占被盗财物中的27.43%.第四是盗窃时间以夜晚居多。受理案件中,白天作案占45.13%,夜晚作案占54 .87%.相对白天而言,夜晚光线昏暗,利于掩护,且群众警惕意识较弱,行为人更倾向于选择在夜间实施盗窃。
与此同时,顺德法院分析发现盗窃手段呈新型化发展。随着社会科技发展,盗窃手段也呈多样化:偷窥他人手机支付软件密码后扒窃手机,将失主手机支付软件中存款转移窃取;在车主停车时,使用红外干扰器干扰锁车,待车主离开后窃取车内财物等。
建议:对盗窃案件实现快立快抓快破
顺德法院建议要加强社区综合治理,以社会基层治理网格化、“雪亮工程”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契机,增加路灯安置点和治安监控摄像头的数量,提高监控摄像头的像素和分辨率,最大限度实现公共区域治安监控无缝衔接,减少监控死角。
此外,盗窃预防应当建立起三道防线,形成群体预防体系。第一道防线是群众自我防范,以加强防盗知识宣传为手段,切实加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第二道防线是街道社区联防,以加强街道社区综治考评为抓手,激励街道社区主动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切实提高社区安保能力;第三道防线是公安机关专职巡逻防范,以公安机关提高战斗力为关键,加强警力投入和信息化建设力度,对盗窃案件实现快立快抓快破,形成对行为人的心理威慑。
此外,针对盗窃行为人近三成是多次盗窃或有盗窃前科的现状。顺德法院建议监狱管理机关切实做好服刑期间犯罪人的思想改造工作和刑满释放犯罪人的就业安置、帮教工作,使他们从思想上摆脱好逸恶劳的作风,让他们有工做、有饭吃、有人帮,从根本上解决重新犯罪的问题。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