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11月,全市公安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213件,收获满满点赞。
每一宗案件的侦破,每一次纠纷的调处,每一次突发事件的处置,背后均承载着江门公安的艰辛付出。
新时代之综述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目前江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已全面铺开,市委书记林应武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坚持领导带头,持续深入宣讲,大力营造氛围,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不断深入,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江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推行民生警务“321”一线工作法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仅要弄懂学透,更要贯彻落实,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实践中用成绩检验学习的成效。根据省公安厅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充分发挥平安建设主力军作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加强打击犯罪新机制建设,深化毒品问题治理,始终保持对各类突出违法犯罪和新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水平。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江门市公安局党委迅速在全局上下深入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大讨论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把全警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同时,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明确了坚持“一条主线”、推进“两大行动”、织密“三张网络”、把握“四个抓手”、完善“五项机制”的工作思路。
今年1月份以来,江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民生警务为载体,紧紧抓住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保持血肉联系这个根本,在全市公安机关全面推行民生警务“321”一线工作法,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在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群众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机制,着力提高广大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打造江门公安为民服务、争先创优的品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江门市公安机关把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为落实民生警务“321”一线法的首要任务来抓,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带动全警切实学深弄懂做实十九大精神,围绕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建立民生警务工作长效机制,把落实民生警务“321”一线工作法打造成为江门公安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品牌亮点。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公安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要看有没有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的满意度高不高。今年1月份以来,江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民生警务为载体,紧紧抓住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保持血肉联系这个根本,在全市公安机关全面推行民生警务“321”一线工作法,开创了公安工作的新局面。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江门市公安局市、县局领导班子成员共开展调研2312次,收集群众意见1634条,业务警种、派出所共走访7153户7365人,征求意见3654条,对派出所辖区困难群众、特殊群体落实结对帮扶3675户。全市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共进村6512次、入户9752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213件。
亮点
民生警务“321”打通警民之间“最后一公里”
江门市公安机关推行的民生警务“321”一线工作法,即为“三级双责一点”。
“三级”:实行市、县、派出所三级挂点联系工作机制,江门市局班子成员及业务分别挂点联系一个县局、一个镇街、一个派出所、一个村、一户困难群众,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及业务警种分别挂点联系一个镇街、一个派出所、一个村、一户困难群众,派出所实行包片到镇街、驻点到村、联系到户,形成市局、县局、派出所三级联系基层和群众工作体系。“双责”:各挂点领导和单位做到本职工作和挂点联系工作两不误。“一点”:以派出所为一个中心。
这一工作法是江门市公安机关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方法创新,通过落实“领导在一线深入、社情在一线了解、情感在一线交融、问题在一线解决、案件在一线侦破、法律在一线宣传、作风在一线转变、形象在一线树立、民警在一线关怀”,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机关警力及资源全面向基层一线倾斜,打通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工作实施以来,副市长、公安局长高诚苗带头抓落实,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成为江门市公安机关新常态。
多措并举“小调解”促“大和谐”化解基层矛盾
俗话说得好,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小患不防大患难挡。针对这种现象,江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探索推出了“调解室”、“警民联系牌”、“民警村官”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把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一线,成效显著。
如,江门市公安局推广蓬江分局的做法,在全市117个公安派出所全部建立了标准统一、环境温馨的独立调解室,组建了由公安、第三方调解员、律师组成的专职调解队伍,对110接报转来的民间纠纷、适宜调解处理的治安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中的民事损害赔偿进行前置调解,做到“多调少裁”、“多调少罚”,从而使一大批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治安隐患的产生。
为了方便群众联系,蓬江分局制作了标有负责民警的姓名、联系电话、报警电话的警民联系牌,这一做法也在全市得以推广。目前,全市居民小区的单元楼楼道墙壁、乡镇村庄村委会或卫生院、公共场所等醒目位置广泛悬挂了警民联系牌,使群众遇到困难求助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民警,问题在第一时间得以解决。
开平市公安局的“民警村官”也在全市推广,1100个行政村委会和272个居委会,都有高素质、群众工作能力强的民警挂任村(居)委会副书记或主任助理,专职开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普法宣传、群防群治等工作,把安全送到人民群众的家门口。
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排查掌握矛盾纠纷605起,化解问题685个,梳理化解信访问题1032个。
雷霆出击 破“小案”带“大案”挽回群众损失
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双楼工业区某五金加工厂发生一起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盗走财务室保险柜内现金7万元及首饰一批,涉案价值约9万元。案发后,江门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进行排查,通过对嫌疑人盗窃赃款资金流向进行布控,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并于5月24日早上6时许在广珠铁路螺口隧道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蓝某。
省公安厅专门向江门市发来贺电,传达公安部、广东省领导批示精神,对江门市公安机关成功侦破该案给予高度评价。8月17日,刘毅市长在案件的情况报告上作出批示:“认真总结,发扬成绩,继续为我市人民群众的平安祥和再立新功”。8月18日,市委书记林应武批示:“长我威风,予以表扬。”
这一跨区域特大入厂盗窃系列案告破,是江门市公安局推行以“小案”打击带动大要案侦破工作部署取得成效的体现。副市长、公安局长高诚苗提出“更加重视小案侦破工作”、“努力实现以‘小案’打击带动大要案件侦破,以‘小案’侦破工程促进大刑侦格局”。目前,江门市公安局结合民生警务“321”一线工作法,以“飓风2017”、社会治安重点整治为主战场,逐步形成了“以专业打职业、以体系打流窜、以秘密打隐蔽”的打“小案”机制,有效提升了打击“盗抢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的能力,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全市共立“两盗”案件7748宗,同比下降31.8%,“两盗”案件占全部刑事发案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42.8%下降到今年的37.8%,破获两盗案件案件3579宗,同比上升32.9%.如刑警支队成功侦破涉案价值约人民币300万元的某小区特大入室盗窃案,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赢得了良好的群众口碑。
创新服务“邑微警”为民办理业务近14万件
新时代的公安工作要运用新思维。江门市公安局与时俱进,借助微信服务平台打造“邑微警”,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群众办理公安业务。
今年3月28日,江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打造“邑微警”微信服务平台,一期上线业务45项,涵盖户政、治安、法制、边防、消防、交警、宣传、情报等8个警种业务,二期还将把出入境、国保、科技信息化、网警、指挥中心等13个警种的91项便民服务纳入平台办理。目前,“邑微警”平台关注人数突破22万,名列全市微信公众号前五强,上线以来累计办理各类业务139909件,群众回访满意率达90%以上。户政部门依托全国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等工作制度。推出居民身份证自助办证机和自助发证机服务,让群众可24小时全天候办理居民身份证,实现了让数据多流转、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少花钱,确保居民身份证“办理经济便利、使用高效安全”。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