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千亩、村兴民富、文化蕴藏、依法而治……阳江市阳东区合山镇丰垌村在乡村振兴的“幸福路”上阔步前行,走出的每一步,都有法治力量保驾护航。近年来,丰垌村以“枫桥经验”为依托,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先后取得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等称号,2023年被评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建强基层体系,筑牢综合治理“安全网”
丰垌村总面积18.8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847人,常住1740人。
“我们聘有一名法律顾问并建有微信群,设有法律援助联络站,让村民能及时掌握法律援助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村党支部书记钟运亮说。
丰垌村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积极疏导民事纠纷,化解不稳定因素,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2余次,发现矛盾纠纷13起,就地化解12起,村委调解12起,调处率为100%。
此外,丰垌村还建有“智慧乡村”视频监控系统,加大治安管理和治安问题的整治力度,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确保村平安稳定发展。
厚植法治文化,营造法治乡村“氛围感”
走在村道巷里,不经意间就能“邂逅”法治元素。丰垌村将法治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依托现有公园、广场等各类公共资源,建设法治宣传长廊、法治文化广场,营造“抬头见法、处处有法、满眼是法”的浓厚氛围。
法治阵地“硬件”更加完备,法治文化活动“软件”也更加丰富。文艺演出、电影下乡、志愿队宣传、设立法治宣传组、开展普法讲座……一系列普法“组合拳”,提高了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村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制定了村务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促使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依法决策。目前,丰垌村有“农村学法示范户”5户,“法律明白人”4人,在村民纠纷调解、普法宣传活动中发挥中重要作用。
激发多元活力,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丰垌村不仅在村委会设立了村务公开栏,而且通过新媒体及时公开村务、账务及其他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让村民能在线上监督村中的大小事务,实现了村民对村务“指尖”上的监督。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丰垌村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村支书钟运亮介绍,该村组建了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员、党风政风联络员和片区联络员的“四员”队伍,打通正风肃纪反腐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夯实产业支撑,鼓起兴村富民“钱袋子”
法治兴则乡村兴。基层治理的平稳有序,给乡村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
丰垌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先后引进千亩莲花种植基地、淡水鱼养殖基地、砂糖橘种植基地、木瓜种植基地等项目,流转土地超过2000亩,每年为村民带来租金收入100多万元。
以种植基地为依托,以龙庆书院为载体,丰垌村打造了家风书画院、花道馆、茶香馆、漆艺馆、农耕馆、豆豉馆等沉浸式特色文化馆,积极探索实践“文化+旅游+研学”新模式,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乡村治,百姓安。钟运亮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发挥好‘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引领作用,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按下加速键,助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