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风劲潮涌。11月的粤港澳大湾区,因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的举行,万众瞩目。
这个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全国运动会,是体育精神传递的坚实纽带,也是法治力量融入赛事全链条的生动实践。
驻场律师聚焦赛事运行核心环节,高效推进临时合同审查、应急纠纷处置等专项服务;志愿者律师扎根场馆周边、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面向观赛群众、工作人员开展赛事普法宣传,同步提供票务纠纷、权益保障等即时咨询;知识产权律师组紧盯线上线下侵权动态,持续筑牢赛事品牌防护墙……
从十五运会筹备到举办,广东省律师行业深度融入赛事法治工作中,创新构建“驻场攻坚+志愿延伸”双轨服务模式,精准践行“跨境协同+精准维权”专业策略,全面打造“全链赋能+多维守护”服务格局,将法治智慧深度注入赛事筹备、运行、保障各环节,用一个个鲜活案例书写了“法治护航体育强国”的湾区答卷,为体育强国建设筑牢坚实法治根基。
织密全域法律服务网
三地协同的机制衔接,赛会知识产权的布局和保护,市场开发赞助和许可合同的权益设定与磋商,政府采购合规流程的适用与把关……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赛区执委会)办公室法务处处长史璞松介绍说,十五运会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用法律筑牢防线。
针对粤港澳“一国两制三法域”的法律差异挑战,三家广东赛区执委会驻场律所秉持“专业分析+规则设计”理念,全力推动机制突破,为赛事运营筑牢法治根基。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驻场律师王睿及其团队为广东赛区执委会提供的法务支持,覆盖了广东赛区执委会所有部室。截至目前,已办理广东赛区执委会各部室综合性法律事务工作任务625项,其核心职责聚焦于政府采购合同的风险防控与合规审查。
王睿介绍说,赛事筹备期间,各类采购文件与合同文书大量涌现,涉及场馆建设、设备租赁、服务采购、人员聘用等多个领域,每份文书均可能影响赛事推进的合法性与安全性。比如,针对广东赛区执委会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文件中响应、开启、评审、成交环节的不规范表述,依据政府采购相关规定逐一修正,确保程序合法公正;参与广东赛区执委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宣传合作框架协议的审核,对单一来源采购论证、公示、审批、采购协商等法定程序提出专业法律意见,为这一重要合作提供关键法律支持,保障合作顺利落地;为广东赛区执委会社会招聘工作提供法律风险防范建议,从制度层面确保招聘流程的合规性。
在赛事市场开发前沿,上海中联(广州)律师事务所驻场律师何敏洁全程参与赞助征集、特许经营、票务运营全流程的法治保障工作。今年10月,她协同广东赛区执委会及广州赛区执委会市场开发部,对开幕式举办地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开展实地踏勘,重点核查品牌权益落实情况,发现安保控制线内存在个别未经授权的商业关联宣传行为后,当即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踪落实,切实保障赞助企业合法权益。赛事开幕后,接到非官方票务平台违规售票线索,她当晚紧急联系相关平台要求下架违规链接,对未完全整改的平台次日再次沟通,强调票务权益保护的严肃性与一致性,最终24小时内推动内地及港澳地区所有赛事门票违规链接全面下架,快速化解票务市场乱象,守护群众正当购票观赛权益。
如果说驻场律师是守护赛事核心的“攻坚堡垒”,遍布湾区的律师志愿者便是延伸服务触角的“毛细血管”。9月9日,由119名体育法、知识产权、涉外法律领域专业律师组成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律师志愿服务团”成立,在粤港澳三地铺开全方位法律服务;广州137名女律师自发组建“羊城律政佳人志愿服务队”,驻守地铁体育西站、广州塔站、高铁白云站等六大核心交通枢纽,以耐心细致的解答为观赛群众扫清法律疑问,让法治服务触手可及。
筑牢跨境知识产权墙
“粤港澳三地法律制度体系各异,赛事LOGO、吉祥物等核心IP的保护不能‘一刀切’,必须量身定制跨境保护方案。”华进律师事务所驻场律师黄旭东作为全程参与十五运会知识产权顶层设计的核心力量,深谙跨境维权的难点与关键。
面对内地与港澳在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上的差异,黄旭东及其团队创造性提出“内地申请特殊标志+港澳注册商标+版权专利并行保护”的多位一体策略。他更成为首位获香港海关“专家证人”、澳门海关“商标鉴定人”双重认可的法律人士,成功破解跨境维权中证据认定、法律适用的“中梗阻”难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理46件知识产权维权案件,90%以上实现律师交涉后侵权主体立即停止侵权。
从线上追踪到线下攻坚,维权行动精准高效。通过某平台发现吉祥物雕塑侵权线索后,广东赛区执委会办公室法务团队用时间戳固定线上证据,伪装潜在客户与侵权方深入沟通获取工厂地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查获30余件侵权雕塑,及时遏制侵权蔓延;针对某马拉松平台屡教不改的侵权行为,法务团队签发全运会首封律师函,经广东赛区执委会约谈后,侵权主体当即停止侵权;发现某公司擅用“十五届全运会选用产品”进行公交车广告虚假宣传后,通过实时蹲点固定证据并投诉,涉案公司迅速停止侵权行为。
这样的“精准打击”在赛场内外不断上演。9月,律师志愿服务团成员、惠州律师林建源随同执法人员赴广东省惠州市某厂区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发现一批印有赛事吉祥物的待售商品。厂家负责人称产品受第三方委托生产且已获授权,但无法出示有效授权文件。林建源随即协助执法人员固定证据,现场研判涉案行为法律性质,并向厂家负责人讲解《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及时消除侵权苗头。
“这些侵权商品一旦流入市场,不仅会损害赛事品牌形象,更会误导消费者,及时查处才能守住赛事知识产权的底线。”林建源的话语,彰显了律师维护赛事权益的坚定决心。
构建体育法治生态圈
广东律师的服务从未局限于赛事举办的“窗口期”,而是延伸至体育生态建设的“全周期、全链条”,以法治力量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早在2023年,广东省律师协会文化传媒与体育法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省律协文体委)便启动前置准备,举办“以高质量法律服务 助力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研讨会,邀请体育法律专家与从业者围绕风险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核心议题深入研讨,形成的专报成为律师服务赛事的实操指南。
2024年,广东省律协文体委接续发力,举办“热门体育赛事品牌运营与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深度剖析“村超”IP成长逻辑,并赴浙江调研杭州亚运会办赛经验,将先进实践转化为十五运会法治保障方案,为赛事法律服务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9月,广东省律师协会联合十五运会律师志愿服务团、广州仲裁委员会共同举办“商事仲裁护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精心筛选并发布10起体育商事仲裁典型案例——其中“赛事赞助合同解除争议案”“场馆租赁违约赔偿案”“运动员肖像权侵权纠纷案”等,均源自赛事筹备与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常见场景,为化解同类法律纠纷提供了清晰指引和参考样本,推动形成体育领域纠纷化解的“广东方案”。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