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南澳县作为粤东地区唯一的海岛县,渔业经济始终是支撑县域发展的支柱产业。为充分释放法治在渔业经济发展中“利长远、固根本、保稳定、稳预期”的保障作用,南澳县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定位,以强化法治供给为主线,从精准普法、纠纷化解、执法监督、法律援助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为海洋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法治根基。
“渔香渔色”精准普法
筑牢守法根基
针对汕头市南澳岛渔民群体庞大、海上劳作时接触法律知识较少的特点,南澳县司法局创新推出“渔香渔色”精准普法项目。
该项目紧扣渔民生产生活实际,多维度推进普法落地。发挥驻村法律顾问专业优势,通过定期普法讲座,详解安全生产、伏季休渔等规定,明确村组织和渔民在渔业生产中的角色与权责;制作通俗易懂的电子宣传材料,依托村民群、朋友圈等线上渠道,让涉渔法律知识“指尖可达”;今年还在云澳影剧院及南台、荖园村委会等地开展3场线下专题宣传活动,现场发放手册、邀请律师坐诊答疑,以面对面交流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渔民法律知晓度。
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护航渔业发展
南澳县司法局作为县委、县政府法律顾问部门,参与县委、县政府有关涉海开发、涉海旅游、涉渔船舶管理等文件审查,正视南澳海岛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靠海谋生群体庞大、涉海管理难度大、海洋保护责任重大等现实问题,及时参阅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明确法律依据,提醒法律风险,明晰法律程序,提出意见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也为各县直单位、镇政府(管委)发来的多宗涉海涉渔相关项目征求意见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法律意见建议,助力相关涉海涉渔项目合法合规推进。
聚焦涉渔复议调解
化解纠纷隐患
渔业生产涵盖养殖、捕捞、交易、管理等多个环节,矛盾纠纷易发多发。南澳县司法局将涉渔行政复议与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的重要抓手,在涉海涉渔复议案件审理中持续转变办案理念,注重裁判与实质性化解的融合统一,坚持包容审慎原则,激发行政复议与柔性执法的活力。
同时,县司法局秉持“调解优先、应调尽调”的工作思路,围绕当事人的争议焦点与真实诉求开展释法说理,搭建沟通平台,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实质性化解争议的最优方式。
近年来,在受理的涉渔行政复议申请中,已有2宗通过与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海洋综合执法大队等执法管理部门联动,畅通各方沟通渠道、探寻行政纠纷化解途径,最终促成申请人自愿撤回行政复议申请。
强化涉渔执法监督
规范渔业秩序
规范的执法环境是渔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南澳县司法局切实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结合专项整治部署,成立专班,开展执法案卷评查、现场监督执法活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等,对渔船检验、捕捞许可、伏季休渔监管等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县司法局强化涉海涉渔执法证管理,严格落实资格审查;组织专题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素养;以案释法,强化案例、文书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切实推动形成“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氛围,让渔民在公平环境中安心生产。
延伸法律援助触角
守护渔民权益
南澳本地渔民群体普遍文化程度比较低,面临海上生产风险高、维权能力弱等问题,对此,南澳县法律援助中心在后宅镇、云澳镇、深澳镇分别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各渔村安排专人担任法律援助联络员,为渔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受理法律援助申请服务。
县法律援助中心开设窗口,安排值班律师为渔民群众提供免费专业法律咨询服务,受理法律援助申请,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指派律师为渔民群众提供代书法律文书、代理维权案件等服务。
为便于渔民申请法律援助,南澳县司法局开展法律援助申请告知承诺制,避免渔民群众来回奔波。不定期开展“法援惠民生”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到渔村为渔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服务活动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切实增强渔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渔业经济行稳致远的保障。接下来,南澳县司法局将继续以“法治护航”为己任,通过精准化、多元化、常态化的法治供给,为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增添动力。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