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聚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建设立足广州、牵引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一流中央法务区,并通过法律服务产业链集聚,串珠成链、聚链成势,不断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四区”错位发展
法务区建设走深走实
优化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一中心三片区”功能布局,推动法务区建设与区域重点特色产业同步规划、协同融合,将法务区打造成为广州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动力源和增长极,相关建设经验获省委依法治省办在全省推广。
白云中心区依托法务区核心载体广州法务大厦,以及全国首座政府主导建设的地方律师行业标志性建筑广州律师大厦,引入“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代表处、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等优质行业资源近80家。
天河片区大力推进金融法务中心建设,设置法商融合中心为企业提供展示和交流融合平台,现全区共有19家亿元律所,占全市亿元律所的95%。
南沙片区建成全国首个港澳律师执业孵化站,全区约20%的律师入选省市涉外律师人才库,首创“1+1+N”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法律服务机制,被商务部评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
海珠片区依托广州互联网法院加强互联网法治建设,成立全国首个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逾170个案件获全国、全省典型案例。
平台提级赋能
标杆区建设增效增质
省委依法治省办、市委依法治市办先后出台工作方案、分工方案,支持中新广州知识城打造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标杆区,系统整合各方面知识产权资源要素,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大合力,持续提升服务能级,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巩固广州作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战略地位。多家单位共同签署《共同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标杆区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六大领域合作,提升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效能,以高水平法治保障标杆区建设。
法企共融链通
滴灌服务精准精细
连续四届以“广州市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服务保障“广交会”金字招牌,累计为130个国家和地区展客商提供超2500次精准高效的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成立全国首个企业家法治观察团,首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形象大使。
建立常态化法治供需对接机制,持续深化政府、法律服务机构、企业间的沟通协作,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拓宽供需对接渠道。目前,法治供需对接活动惠及企业已近700家。
2025年3月,举办全国首个聚焦法律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供需对接会,组织法律科技产品展览会和广州法律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在法律服务、司法实践等领域的转化应用,构建“法律+科技+产业”生态圈,形成《广州法律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等多项战略性成果。
6月,聚焦国际经贸形势,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涉外法治供需对接会,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系统性支持,帮助企业“一站式”获取所需关键法律服务资源,发布《“法治护航 商通四海”助企“出海”工程实施方案》和《广州市境外法律经贸服务资源名录》。
合规纲举目张
体系建设渐行渐强
广州持续推动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加强行业合规指导,不断完善以《关于加快建设企业合规体系的意见》为统领,重点领域企业合规指引为支撑的“1+N”企业合规制度体系,全力打造各方全参与、监管全流程、领域全覆盖的“大合规”工作格局。紧扣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出台《广州市重点领域企业合规指引编制计划(2024-2026年)》,提出30项重点领域企业合规指引编制计划任务,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以及珠宝首饰、化妆品等传统产业,通过精细化合规指引服务,带动全领域、全行业企业合规水平整体提升。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