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潮州市凤凰镇一名茶工在采茶时不幸猝然离世,家属索赔引发纠纷,当地综治中心迅速联动多部门,巧用“茶文化六步调解法”促成和解。一杯浸润茶道智慧的“和解之茶”,成为潮州探索传统与现代治理融合的生动实践。
潮州深挖茶道文化精髓,创新凝练“识茶、醒茶、泡茶、斟茶、敬茶、悟茶”六步调解法,并依托“1+3+5”工作机制(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居民议事厅、综治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为三大平台,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五大资源),深度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1”为综治中心,“6”为全科网格、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及“粤平安”云平台,“N”为其他多元综治力量),有效破解基层矛盾中情理法交织的困局。
培育“解茶人” 强治理根基
“凭啥你一句话,我家卫生间就得拆?”面对3楼住户的激烈质问,潮州市湘桥区西新街道新桥社区党委书记陈丽敏将双方当事人请至社区调解室。在氤氲茶香中,她先以住建部门专业结论明确4楼加装卫生间属违规,再以“远亲不如近邻”动情说理,终于使剑拔弩张的邻里重归于好。
推广“六步法”,关键在培育陈丽敏式的“解茶人”。潮州市司法局联合多部门,以“1+3+5”工作机制为引擎,构建起覆盖城乡的调解网络,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潮州市县联动组建专业讲师团,吸纳党校教师、法学专家、资深调解员组成“智囊团”,开展“点单式”宣讲近百场;韩山师范学院法学博士走进“云端课堂”,精析“六步法”法理逻辑;11名资深调解员带案授课,让千余名学员沉浸式学习调解智慧;精选155个典型案例编纂“调解活字典”,成为一线调解员的“解纷指南”。
培训触角深入最基层:镇街综治中心内,专职调解员潜心研习案例;小区物业办公室,物业管家记录“敬茶”沟通技巧;乡村祠堂八仙桌旁,老党员探讨用“醒茶”厘清纠纷……今年以来,潮州实现市、县、镇、村四级调解力量培训全覆盖,村(社区)调解案件1860件,成功率达99.95%。
凝聚“共治力” 促多元联动
“来,先喝杯茶消消气。”在湘桥区桥东街道韩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调解室,为化解饭店刺鼻油烟扰民问题,党支部书记黄妙玲与店主、房东、住户代表围坐品茶,最终商定“炉具内移+加装挡风帘”方案。
“茶桌议事”在潮州基层蔚然成风。依托“1+3+5”机制中党建引领核心,全市在党群服务中心、居民议事厅等场所设立首批“茶文化调解室”,让“六步法”深度融入基层党组织末梢。饶平县黄冈镇大澳村老党员李伯,一壶茶工夫化解法拍房买卖引发的邻里冲突;潮安区庵埠镇物业管家从矛盾“第一发现人”成长为调解“生力军”。
专业力量加持,共治更有底气。凤凰镇涉茶纠纷常涉山地权属、工伤认定,当地邀请茶协专家、法律顾问,将“祖公山”民俗与法律条文结合,成功化解多起山林纠葛。饶平县新丰镇面对105名陕西茶工讨薪,镇综治中心联动企业、人社部门,3天内追回欠薪44万元,并推动建立“欠薪维权绿色通道”,使“悟茶”环节延伸出长效治理机制。
融入“综治网” 治未病之疾
施工坠亡引发的纠纷一度剑拔弩张——死者李某家属的诉求与雇主张某、屋主林某的预期相去甚远。饶平县黄冈镇调解员立即上报综治中心,启动“1+6+N”联动机制,法院、派出所、司法所组成专班介入,运用“六步法”破局:专班“识茶”锁定核心矛盾;“醒茶”环节援引民法典,厘清雇主与屋主法律责任;“泡茶”阶段对比同类案例,提出合理赔偿方案。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赔偿款当场付清。
数据印证治理效能。今年以来,潮州调解员深度运用“茶文化六步调解法”,融入综治体系,成功调解案件6692宗,成功率达99.42%。
从街头巷尾的“解茶人”,到综治体系的高效协同,再到群众共治力量的蓬勃激活,千年古城潮州正以一杯清茶的智慧与温度,浸润基层和谐安宁,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馥郁醇厚的潮州韵味。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