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4日,第二届南方老龄法治论坛暨“养老服务的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在广东财经大学以线上方式顺利召开。会议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探索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积极研究探讨老龄社会法治体系建设,促进老龄社会法治研究学术交流,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本次会议由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广东财经大学老龄社会法治研究中心主办,广东径文律师事务所协办。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邹新月、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姜滨、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会长陈洪忠、广东径文律师事务所主任万云文出席会议并致辞,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鲁晓明主持开幕式。
来自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研究室、中华志愿者协会、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国内高校、研究院、律师事务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邹新月指出,“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一系列的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举办本次会议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聚焦老龄社会法治问题的重要举措,将有助于我国老龄法治建设进一步健康发展。姜滨强调,老龄法治理论研究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到老龄法治理论研究当中,深入研究老龄社会法治规则,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老龄法治现代化,特别是要深入研究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更好保证保障老龄人健康权的问题。陈洪忠指出,我国有全世界数量最大的老龄人口,有数千年最优秀的孝老传统,然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也前所未有,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市场化发展实际上就是法治化发展,所以养老服务法治保障研究非常必要和及时。万云文提出,当今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关爱老龄人,促进更好、更贴切的养老服务,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在这个过程中维护老龄人的合法权益完善养老服务的法治保障尤为重要,也是本次会议的意义所在。
学术研讨环节共分为三个单元。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养老服务的法律性质、养老服务机构监管、意定监护、老年人权益保障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热烈探讨。
会上,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杨立新以《老年意定监护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为题作了精彩的主旨发言。杨立新提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率先规定了老年人意定监护制度,这是老年法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立法进展。但我国的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包括老年意定监护制度还存在比较明显的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将来的司法解释或者《民法典》修订中,还存在立法进步的空间。
本次研讨会对我国养老服务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加强养老服务法治保障的理论研究,提升养老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推动老年人养老服务提供的均等化,为我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建设以及中国特色老龄社会法治体系的建设添砖加瓦。
(广东财经大学老龄社会法治研究中心)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