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法学会在省公安民警培训中心举办研究会和研究基地骨干培训班
5月27日下午,广东省法学会在省公安民警培训中心举办研究会和研究基地骨干培训班,传达学习中国法学会研究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解读2018年《广东省法学会学科研究会工作考核办法》和《广东省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考核办法》,并就“与法共进——改革开放40年广东发展成就”论文撰写工作进行指导。省法学会副会长、《法治社会》副总编何桂复,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滨,省法学会各学科研究会、法治研究基地的负责同志,省法学会机关部分领导和工作人员等共50人参加培训班。培训班由省法学会副秘书长薛晓光主持。
薛晓光副秘书长传达中国法学会研究会工作会议精神
薛晓光首先传达了中国法学会研究会工作会议精神,号召各研究会和研究基地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国法学会研究会工作会议精神。
姜滨秘书长解读考核办法
姜滨对新考核办法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通过培训,32个学科研究会和4个法治研究基地更加清醒地认识新时代下所肩负的重要职责,相关负责同志还就今后在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落实新考核办法,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更好地发挥研究会在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的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基地作为新型智库的作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就考核办法发表观点,提出完善意见。
李国清副秘书长就论文写作要求说明
何桂复副会长讲话
受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委托,何桂复、李国清对“与法共进——改革开放40年广东发展成就”的课题研究论文修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何桂复强调,一要吃透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全省的高度,结合本研究会和基地的研究领域,重点写好成就与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二要写出特色。学科研究会和研究基地是根据法学门类和广东需求设立的,论文的广东元素、改革创新元素、法治元素一个都不能少;三要压实任务。各研究会会长和基地主任要亲力亲为,把本研究领域的最顶尖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形成写作专班,交出能真正代表研究会和基地水平的优秀论文。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