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欢迎光临法治空中课堂,以案说法,法眼看世界,和你一起学法守法,依法维权,我是格力学校的陈炜老师。”
“上午好!欢迎光临法治空中小课堂,我是香华实验学校翁根俊老师……”
2月24日早上8:30,珠海市曾华品德工作室的六位老师成功地登上了香洲“空中课堂”直播讲台,完成了小学一到六年级法治线上教学课。上完课,翻看手机微信、朋友圈、课后留言发现,不少学生、家长、同行不吝美词给了老师们大量的好评——“陈老师,你讲的侵犯肖像权的事我身边也发生过”、“上课老师激情洋溢感染人”、“讲的案件贴近学生生活”……
鲜花的盛开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老师们的成功教学离不开背后支持的团队,离不开《法伴我成长》丛书提供的生动案例。
2月7日,接到工作室主持人曾华老师的通知,要上一节有关疫情方面的法治线上教学课。接受任务后,团队的老师们立即上网查资料、备课、做PPT。当我们信心满满准备好一节《不做防疫小法盲》的课时,被通知“题材不适合”,要重新备课。此时离上课不足一个星期。该上什么内容呢?经过两天的冥思苦想,拟出了一个提纲:
法治故事汇
——争做遵纪守法小公民
1.后排也系安全带——安全带就是生命带。
2.我做生活“调音师”——让音量彰显文明。
3.今天,你排队了吗?——让排队规则深入人心。
4.斑马线上的安全——坚决不横穿马路。
结果被团队导师邹引根副校长否决——“选材老,吸引不了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一看标题,就不想听。” 正当我们感到困惑的时候,曾华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广东省法学会编著的《法伴我成长》故事丛书。
翻开《法伴我成长》故事丛书的第一个故事,我们就犹如走进了“法”的世界,书中的案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故事更是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基于这样生动的读本,利用在线课堂带领学生体验“法“的魅力,团队老师充满信心!
面对高年级的学生,我们选择了小学高段读本中的两个案例,聚焦现实生活的两个热点问题——微信公众号里肖像权问题和商家欢迎电子支付排斥纸币的问题。课堂上以案说法,启发学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 1. 面对冒犯和侵害,要勇于说“不”,并且拿起法律武器维权。2.维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存好证据。
香华实验学校翁根俊老师带领的低年级上课团队,则充分考虑了低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选择了适合与家人一起沟通的主题——小学低段故事丛书中的《我的超人爷爷》。上课老师从会“变”的爷爷开始,用充满童趣的语言,配以生动的画面,带着孩子们一起读故事、讲故事,还请孩子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互动,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就明白了“小时候需要爸爸妈妈照顾,长大后爸爸妈妈需要自己的照顾”这样一个法律护万家,亲情代代传的道理,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植入了爱与法的种子。
参与此次法治空中小课堂的是珠海市曾华品德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他们分别是工作室的名师团队曾华、翁根俊、邹引根、刘丽辉、苏子燕老师以及优秀学员陈炜、郭柔、李明霞、首群、张洁铃老师,感谢团队老师们在这一特殊时期的鼎力支持,用这样的充满挑战的形式让香洲区、高新区等逾十七万的小学生关注到身边的法,体验到“法”的魅力。
《法伴我成长》丛书是一座宝库,曾华品德工作室的老师们本次线上教学“只取一瓢饮”。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一课一得,得得相连,香洲法治小课堂在《法伴我成长》丛书中汲取营养,孩子们在香洲法治小课堂中成长为“法治小达人”。
与书同行,收获可期;与法同行,美好可期。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