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日,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一行先后到省法学会的四个法治研究基地调研,到中山大学司法体制改革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走出去”战略下涉外法律研究服务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中心开展调研。听取本年度四个法治研究基地的工作情况汇报以及2017年课题研究计划,结合基地一年的工作情况,为基地来年的工作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据悉,广东省法学会四大法治研究基地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进国家队”的工作目标。作为基础年,各基地在省法学会的指导下,得到了各基地所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通过开展深度研究、前沿研究和特色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山大学司法体制改革研究中心
11月30日上午,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一行来中山大学司法体制改革研究中心开展调研工作。中心主任杨建广向与会人员汇报中心的工作情况、取得成果以及2017年工作设想,同时对照《广东省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考核办法(试行)》的量化考核指标对基地2016年的工作进行自评打分。
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黄瑶座谈会上指出,中心未来的目标主要放在提交重要决策研究报告方面,大力引进相关人才,争取出版司法体制改革方面的《蓝皮书》或《白皮书》,成为司法体制改革研究的权威。
中山大学校长助理梁家斌表示,学校对中心的建设高度重视,要将司法体制改革研究中心纳入国家治理研究院管理,国家治理研究院作为学校三大高端智库之一。
梁伟发要求,中心未来需要继续努力,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争取多提能进入国家层面的决策建议。他建议中心要紧扣“司法体制改革,以广东省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为重点开展研究,坚持国家标准,加强与省法学会的沟通联系,多出高质量的成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走出去”战略下涉外法律研究服务中心
作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广东省承担着涉外法律研究的历史使命。2015年4月27日,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接走出去战略下企业对涉外法治建设、法治保障、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重大社会需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走出去”战略下涉外法律研究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在调研座谈会上,中心主任教授胡充寒总结了该中心2016年一系列工作成果。胡充寒介绍,今年以来,中心继续加大高端智库、学术研究平台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三位一体”高端平台建设。同时,中心还广泛参与政府决策咨询,向省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等提交近40份决策咨询报告和法治动态信息;今年6月上旬,中心还承办了“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第三期研修班” 及“走进非洲”投资非洲高端法律论坛,为中非之间的全面合作提供切实的法律服务。
对于中心2017年的工作安排,胡充寒表示将全力办好“中国-大洋洲法律论坛”,重点加强对21世纪“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法律的研究以及加快对中国-非洲法律研究中心(广州)和中国-非洲法律培训基地(广州)的建设,争取中心早日升级为中国法学会的法治研究基地。
在听取了胡充寒教授的汇报以后,梁伟发对中心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未来中心应充分利用省法学会的资源,加强与粤企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将中心建成涉外法律研究与法律服务人才充分展示其才华的平台。
华南理工大学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法治评价与研究中心是在广东省法学会指导下,依托公共管理学院和法学院共同组建的省级研究基地。2015年11月成立以来,该中心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致力于法治评价及其理论方法的研究,对建设和完善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评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座谈会上发言气氛热烈,中心执行主任郑方辉介绍,今年以来,中心积极加强与党委政府以及有关机构的合作,起草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开展预算资金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实施办法》。作为跨学科、跨学界第三方评价机构以及民间智库,中心完成了有效样本达2.5万人的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2016年公众法治满意度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同时,今年中心出版了“法治评价”第一辑,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题为《中国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的政府绩效评价》的学术论文,引起学界广泛关注。
郑方辉表示,中心来年将在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的基础上,完成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绩效以及司法透明度等三项法治广东评价工作。“按照工作部署,中心成员明年除了要在国内重要的社科刊物上发表至少10篇的专题论文外,还将以‘法治社会评价'为题申报国家重大项目。”
在听取了汇报以后,梁伟发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寄语了未来中心的发展。他表示,站在全国的高度,未来中心建设的标准应该向中央政法大学看齐,加大协同创新研究的力度,帮助党委政府促进全面依法治国。
华南农业大学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中心
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新理念的重要举措,广东省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中心于今年3月25日成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心积极开展多项新型城镇化法治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座谈会上,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权典汇报了中心成立以来,在立法项目研究、立法咨询论证、重要项目研究、实践研究基地建设、重要项目评审及专题社会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六大方面取得的成绩。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咸春龙表示,在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推进人文社科智库建设之际,中心来年将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强成果转化,更好服务地方城镇化建设。
梁伟发对中心成立以来开展的一系列工作表示肯定的同时,要求中心未来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与发改委、住建厅、农办、等相关部门的协同,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和“法治研究中心”两大主题开展研究,选取地区树立典型案例,抓准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为省新型城镇化法治建设积累经验。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