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审判庭、取消案件审批、法官不是官、终身究责……如今这些为人们所熟知的司法改革关键词,实际上在横琴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横琴法院”)早已率先试行。12月26日,迎来四周年之际,横琴法院中英葡三语门户网站正式上线,同步推出的还有三语涉澳民商审判白皮书和裁判文书。
无论是升级网站,还是推出三语审判白皮书、裁判文书,均只是横琴法院从自贸区法院定位出发,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自贸区建设,探索司法公开新形式、提升司法服务水平的缩影。四年来,横琴法院坚持以中央和最高法院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和要求为指导,从成立之初就提出进行综合改革的构想,积极探索建立新的法院工作模式。
抓好司法办案第一要务,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法治环境,横琴法院近年递交了出色的成绩单。2016年全年,横琴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总计2211件,同比增长73%;审执结各类案件1660件,同比增长79%.今年以来,横琴法院受理各类案件2836件,审执结各类案件2070件,均比去年同期增长三分之一。
先行先试
升级三语网站 改革审判文书
法院概况、便民服务、网上办事、互动平台,打开横琴法院门户网站,完善的菜单栏下各类咨询垂手可得。如今,这个历经两次升级改造的门户网站,以更显“国际范”的全新面目亮相了。12月26日,珠海横琴法院的门户网站正式以中文、英语、葡萄牙语的三语形式上线。
横琴法院院长蔡美鸿介绍,今年8月以来,横琴法院在广东省高院、珠海市中院的指导下,决定大力推进中文、英语、葡萄牙语三种工作语言,专门成立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珠海横琴新区人民法院关于推动中英葡三种语言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工作方案》,并大力加以落实,以此加强对横琴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司法保障,以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式与国际接轨,为境内外当事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
按照该工作方案要求,横琴法院对原门户网站进行改版,将单纯的中文网站设置成为中文、英语、葡萄牙语三种语言的网站,编制三种语言的网页,拓展司法公开的渠道,充分展示横琴法院在审判执行、改革创新、司法公开和司法为民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和发展动态。同时,提高网站的服务互动功能,强化安全防护能力。
与此同时,横琴法院把2017年4月成稿的涉澳民商事审判白皮书(2014—2016年)翻译成英语、葡萄牙语,并将中文、英语、葡萄牙语三种语言的版本排版成一册,用于深化与香港、澳门等地的交流合作,更加充分地展示横琴法院的调研成果和审判经验。
横琴法院还在审结的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中选取了部分裁判文书,翻译为英语、葡萄牙语,在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发布。
“通过扩大裁判文书公开的范围,横琴法院接受更大范围的监督,向境内外公众展现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决心与信心。”蔡美鸿称。
开放提速
增强港澳交流 提高审判质效
澳门居民林某、黄某通过珠海某投资公司作为中介,与李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李某将其名下位于横琴环岛路的一个价值390万元的商铺转让给林某等3人,谁料双方去办理过户手续时因过户税费承担等问题发生争执。三年前,首宗涉澳民事案件于横琴法院开庭审理。
与澳门一河之隔的横琴法院从一出生就与众不同。横琴作为连接内地与港澳的重要枢纽,在经济的相互融合和合作过程中,涉外(包括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将不可避免地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横琴法院新收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1154件,约占总收案数量的40%,其中涉澳民商事案件682件,占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总量近六成。
为探索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的审判方式方法改革,横琴法院作出不少尝试。据介绍,横琴法院于2015年初就提出在横琴开辟区际司法协助便捷通道的设想,以解决长期以来涉澳案件因送达、调查取证等原因导致办案效率不高的问题,这项工作获得上级法院高度重视,省法院已经建立相关线上审批系统,大幅度缩短了境内审批的时间。
其后,横琴法院又选任了10名港澳籍陪审员,并安排参加涉外案件的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横琴法院还邀请香港、澳门知名教授担任咨询专家,成功召开了两次专家咨询小组会议,就横琴法院改革创新举措提出宝贵的专家意见。
横琴法院还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展开多元合作。2016年开始,横琴法院招聘该校研究生担任实习生,再从实习生中择优聘用法官助理,辅助法官进一步做好涉澳案件的审理工作。
今年8月,横琴法院引入7名港澳籍法律人士担任特约调解员,这是港澳籍人士在珠海法院首次进入特邀调解员名册。今年10月,最高法院中华司法研究会与横琴法院共同设立中华司法研究会涉澳研究基地,共同探索涉澳司法制度、司法理论及司法实践等重大问题,推动涉澳审判工作更上一台阶。
蔡美鸿表示,当下横琴法院正努力在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推动与澳门初级法院签署关于加强交流与协作的框架协议。包括本次三语网站、审判白皮书的上线,均为横琴法院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的有力尝试。
示范带动
改革成效初显 溢出标杆效应
四年探索路,横琴法院作为全国综合改革示范法院,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上,积累了一项项先进经验与做法。
递交材料、窗口审查、缴纳费用、决定立案。这天,黄律师受当事人委托来到横琴法院,半个小时的等待后,就拿到了《案件受理通知书》,速度之快让他惊喜。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各类审判庭的法院,横琴法院还废除了法官判案的领导审批制,取而代之的是“三办一局一队”和法官会议。
具体而言,审判管理、人事监察、司法政务三个办公室,一个执行局,一个法警队,这些机构各自有明确的分工,解决了审判庭运作中的行政化色彩过浓的问题,实现“审判权运行机制去行政化”;案件审批制取消,法官独任审理的案件,裁判文书由法官直接签署,合议庭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由案件承办法官、合议庭其他法官、审判长依次签署,实现案件办案责任制;法官会议则让法院管理工作民主决策,法官自我管理实现法院管理工作民主决策,法官自我管理。
“实现审判权运行机制去行政化,既突出了法官的主体地位,也大大提高了效率。”蔡美鸿说。
四年来,横琴法院在众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横琴法院追求“权责利统一”,如今“五监督一保障”模式已经全面推开,即强化司法公开、流程监督、审判组织监督、纪律监督、错案责任终身追究,探索廉政保证金制度。
横琴法院还率先推行立案登记制,破解“立案难”问题。如今,畅通的案件流转机制,保证了绝大多数案件做到当天立案受理,立案变更率为零,实现案件立案后1个工作日内全部移送审判团队或执行局。
试行类似案例辩论制度,统一裁判尺度;与公证处合作,探索建立司法辅助事务合作制度;联合设立诉调对接平台,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创新思维打造智慧法院建设,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一项项创新举措正溢出标杆效应,成为全国其他地方参考复制的范本。
“法院在新时代将肩负着更重大的责任,面临更重要的形势任务。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法治观念和多元化的司法需求,为法院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蔡美鸿介绍,未来,横琴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在平等保护原则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撰文:何丽苑 胡冬梅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