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英文)》(2024)正式发布,这是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连续17年向国内外发布。

报告通篇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系统反映了2024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报告内容包括:前言;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月对政法工作作出的指示《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致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信》;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立法、监督工作;关于依法行政;关于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工作;关于审判、检察、公安和司法行政工作;关于人权法治保障;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关于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关于法治文化;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结束语;“数”说中国法治建设2024;2024“首创”纪事;附录。全文共16部分,约6万字。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英文)》(2024)凸显了以下方面:
一、为彰显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突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宪法实施和监督、立法、监督工作方面的工作力度,将“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保证宪法实施和监督、立法、监督工作”专题名称调整为“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立法、监督工作”。
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人权法治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持续充实和完善报告内容,提升报告质量,新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为供稿单位,丰富“关于人权法治保障”专题;新增生态环境部为供稿单位,丰富“关于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专题;新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为供稿单位,丰富“关于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专题;进一步丰富“关于涉外法治工作”专题。
三、为更加直观突出反映2024年度中国法治建设实况,新增“2024‘首创’纪事”, 记录2024年度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的第一步。
报告指出,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安排部署,明确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求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召开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进一步体现,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共识深入人心。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为适应中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制度支撑。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实施《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进一步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 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牢牢锚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核心目标,绘制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路线图”。中国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5.7%,创本世纪以来最低,公安机关坚定不移守护人民幸福安宁。严厉打击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标志性重大战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司法部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立法需求,全年审查完成64件重点立法项目,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司法部加快完善行政复议配套制度建设。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逐步彰显,经行政复议后,有90.3%的案件未再进入诉讼或信访程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参加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1037.99万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指导性案例,共同护航新经济业态发展。政法各单位服务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正式施行首部专门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生态环境部共同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织牢生态环境“保护网”,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法学院校、科研机构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积极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中国推进施行单方面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为240小时并不断增加出入境口岸。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将法治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的制度竞争力。
报告指出,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法治领域担当作为,不断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篇章。
报告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5周年。“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