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犯罪是公安工作主业,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面对不断变化的违法犯罪新情况、新变化,广东公安机关积极推进警务改革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广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春生说。
作为全国最大的一支警察队伍,广东公安始终把改革创新工作抓紧抓实。省公安厅党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总要求,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在公安工作各个方面作出了诸多有益探索和创新尝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广东公安加快基础信息化建设脚步,大胆注入信息化基因,使公安工作插上了科技创新的翅膀。
省公安厅成立了由李春生任主任的科技信息化委员会,各地市公安机关参照省公安厅做法,纷纷成立由“一把手”负责的地市科信委,形成全省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一盘棋”的格局,有效破解了公安信息化建设标准不一、重复建设、信息壁垒多等难题。
1 视频建设
打造治安防控的“尖刀利器”
近年来,广东省大规模开展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搭建“视频云+大数据”平台,为提升视频建设效益、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广东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历经了从无序到计划实施,从粗放建设到深化应用,从简单规划到精准选址规划的探索实践过程。
在视频监控网络建设中,广东公安树立“数据文化”理念,采用凡事以数据说话的科学规划、智慧管理的指导思想,打破传统粗放式、经验型的规划桎梏,采用一种全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碰撞的视频空间建模规划。
此外,为提高视频智能化处理水平,广东公安机关启动“视频云+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前端智能采集—动态人像比对—图像结构化—大数据关联碰撞—形成抓捕、管控对象两类数据”的运作方式,为基层公安机关开展治安防控打造了“尖刀利器”。目前,“视频云+大数据”应用平台已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4个地市建设应用,覆盖了机场、地铁、客运站、社区、宾馆等15个重点场所的100个重点部位,为案件深挖扩线和固定犯罪证据提供强有力支撑。
视频监控技术的日趋成熟,让很多难以破获的案件得以侦破。今年1月26日,事主赵某洋来到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坂田派出所报警,称其年仅3岁的儿子小轩在家门口玩耍时失踪。接报后,龙岗警方立即展开调查。通过调取周边视频发现,当日15时40分许,小轩被一名30余岁的女子带走,而其家属并不认识该女子。
龙岗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全力展开案件侦破工作。通过调取案发地周边的海量视频,专案组发现重要线索,嫌疑女子30余岁、长发,当日穿黑色长裤和绿色风衣,背着浅灰色双肩包。当日下午嫌疑女子在案发地附近徘徊,在发现正在玩耍的小轩后,主动与其搭讪,并带其乘一辆出租车离开。
专案组民警一路循线追踪,并迅速锁定了嫌疑女子是曾在坂田务工、现无业的韦某。通过侦查,警方发现韦某在当日17时许曾在罗湖火车站出现,专案组分析韦某极有可能已经带着小轩乘火车离开深圳。在深圳铁路公安处的支持下,专案组民警终于发现韦某于18时带着小轩乘上了发往武昌的列车。
深圳、武汉铁路警方警情联动,在火车上将韦某抓获,成功营救被拐卖的小轩。1月27日14时20分,深圳龙岗警方和小轩的父亲带着年幼的小轩,踏上了回家团圆的旅途。
2 共享侦查
让数据碰撞生成破案火花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旅馆……在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珠海警方紧跟发展步伐,创新理念方式,探索创立起了“共享侦查”。近期,一个以“共享侦查”为理念的“云脑战警情报指挥作战联盟”(简称“云脑战警”联盟)平台成立,标志着珠海警方在利用移动互联网增强警务能力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简单来说,“共享侦查”就是打破壁垒,将珠海所有案件侦破工作联系在一起,不再是“各自为战”。据介绍,以往案件信息难以实现互通共享,无法全面查询,综合研判,直接影响打击跨区犯罪,特别是制约合成作战效能。而“云脑战警”联盟,破解了合成作战无系统支撑、侦查破案信息容易流失、案件审批信息流转效率低下,跨区域案件串并信息不畅等现实难题。
2017年8月25日,珠海市香洲区一高层住宅小区,被人以撬门方式进屋行窃,屋内的现金和金银首饰等财物被洗劫一空。派出所民警首先到达现场,经初步调查几乎没有可利用的线索,民警分析作案嫌疑人可能是惯偷,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后来现场勘查的技术民警发现屋内的对讲门有被拆过的痕迹。
于是技术民警马上将案件的关键信息输入“云脑战警”联盟,系统自动匹配另外多起与之相关入室盗窃案件,从而使案件侦破工作有了新转机,通过其他若干案件碎片线索汇聚成侦查工作中有价值的线索集,同时刑侦、图侦等警种利用“云脑战警”联盟快速进行任务分发并审批侦查工作相关手续。
侦查工作在“云脑战警”联盟上智能化推进,民警遂发现该团伙在中山等地也曾作过多起案件,并且该团伙刚刚潜回贵州,于是技术民警利用“云脑战警”联盟将犯罪嫌疑人落脚点发给侦查民警,侦查民警第二天就将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陈某浩、陈某进抓获。
就这样一个看似线索很少的孤立案件,在“云脑战警”联盟的帮助下,在短时间内一举打掉了流窜在中山、珠海等地跨区域盗窃13起的犯罪团伙。
“云脑战警”联盟自2017年初建成,珠海全市启用以来已生成案件线索2600多条,累计节约办案时间38600多小时,侦查办案效率显著提升,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数量同比去年有大幅提高,公安部有关部门领导在珠海市公安局考察时,对“云脑战警”联盟予以高度评价,省内外60多个单位专程前往参观学习。
3 公安改革
用科技提升便民惠民服务
除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警察战斗力外,广东公安机关还在服务民生方面做出了大量有益的尝试。2015年以来,广东公安机关先后推出3批共154项改革惠民举措,最大程度减少群众重复提交申请和到现场办理的次数,坚决删减各类繁琐的证明和手续,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把公安改革红利更多惠及广大群众。
广东公安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全国居民身份证为基础,构建网络身份认证体系,推进“粤警民通”建设,以“粤警民通”APP为核心,整合网上网下资源,共计294项网上
查询、预约、办理和推送业务,省级服务66项,涉及出入境、户政、交管、交通、消防等13个直属警种业务,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13个地市(区)本地化服务258项。截至目前“粤警民通”APP有用户280多万名,总点击量达500万多次,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同时,广东公安以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网上便民服务和微警务创新为突破口,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各级各部门服务资源,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建立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的统一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全天候、零距离的网上政务服务。
广东公安着力建设综合服务大厅,实现“一门在基层”。如佛山公安整合公安办证办事服务,将分散各地的交警、治安、出入境等服务大厅聚集到同一地点办公,建成“一门式”综合服务大厅,覆盖市、区、镇(街),涵盖了交警、户政、出入境3大警种4大类12项公安业务,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安改革的便民服务。
与此同时,广东公安整合网络服务资源,实现“服务在网上”。此外,广东各地的政务微博、微信也多点“开花”、矩阵连群。如佛山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交警、治安、出入境3大警种服务事项的微信支付;广州通过在微信设立前端“窗口”,后端接入公安业务部门数据资源,联通政府财政非税和移动支付平台,开发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交管、出入境、户政等业务办理模块,实现手机客户端“一口受理,一键办结”;江门建设“邑微警”微信平台,着力打造“指尖上的服务大厅”,涵盖户政、治安等公安业务,逐步实现管理服务类警务工作“在线化”,为群众提供24小时永不下线的便民服务。
相关
深圳警方融媒资讯平台“警·观”正式上线
市民可享“一站式”警务资讯服务
深圳警方民生警务建设再添新举措,11月23日,由深圳市公安局开发建设的警务融媒资讯平台“警·观”正式上线。该平台集信息收集整合、内容制作生产、渠道分发推广等功能于一体,是深圳警方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警务信息公开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方便市民群众及时获取鲜活、全面、权威的警务资讯、防范知识,让市民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深圳公安工作最新动态。
近年来,媒体融合趋势不断发展,内容传播渠道日渐丰富,用户入口和传播资源分散,不利于资讯内容维护,也不方便用户集中获取警务信息。为改变这种现状,深圳警方借鉴“中央厨房”融媒体建设先进理念,借助信息化攻坚项目民生警务平台建设契机,通过整合全局警务信息资源,开发融媒体后台系统的“中央厨房”,拓展传播渠道,搭建起深圳公安融媒资讯平台“警·观”。
据了解,该平台借鉴网络媒体平台专业的新闻风格和网络文化展现方式,通过手机屏幕可左右划动更换主题,上下划动翻看内容,还可以增减主题,体验上与当前流行的新闻客户端无明显差别。用户可根据关键字或栏目名称订阅自己感兴趣的警务信息内容,该平台还根据深圳用户所在区域位置自动推荐其所在区域公安分局警务信息。另外,该平台集成了市公安局所有单位的微信、微博、政务号等矩阵链接,方便市民多个平台账号间快速跳转浏览。
来源:南方法治报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