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植物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独特的“指纹”。植物的基因指纹,是它的多对显性基因所呈现的特征。
你知道吗?小到一粒种子、一朵花,都可能有知识产权,未经品种权所有人授权,私自繁殖、买卖,可能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广东高州某合作社就因私自繁殖、扦插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品种权的四季茶花系列品种,被告上法庭。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审理该系列案件时,首次在侵权诉讼中采用基因指纹图谱检测方法来确定茶花类木本植物品种特征,某合作社被判赔权利人130多万元。
法官主持双方当事人当庭对山茶花植株芽叶进行随机采样
私自繁殖有“品种权”茶花成被告
2006年,某榈园林公司启动茶花育种项目,组建茶花育种团队。经过多年研究,该育种团队利用杜鹃红山茶和其它反季节开花的山茶原种作为主要杂交亲本,与其它具有优良特性的茶花栽培种进行杂交,培育出夏初始花、秋冬盛花、春季零星开花的四季茶花系列新品种。其中,“夏梦衍平”“夏梦小旋”“夏日七心”“夏咏国色”等品种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的品种权。该园林公司还向国家林业局申请上述四季茶花系列品种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属种为山茶属,保护期限为20年。
为了推广四季茶花系列新品种,该园林公司于2016年将山茶系列新品种的商业经营权独家授权给某科园艺公司。随后,该园艺公司发现,某种植合作社未经许可,私自繁殖、扦插了上述品种的山茶花。
于是某科园艺公司以种植、扦插、嫁接的植物繁殖材料侵害了“夏梦衍平”“夏梦小旋”“夏日七心”“夏咏国色”等植物新品种享有的权利为由,将某升种植合作社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500多万元。
三个月确定双方茶花品种特征
怎么确定被告种植的就是“夏梦衍平”“夏梦小旋”“夏日七心”“夏咏国色”等植物新品种呢?法院通过向双方当事人释明,促成双方当事人协商选定基因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作为确定被诉植物繁殖材料的特征、特性是否与授权植物新品种相同的方法。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当庭对山茶花植株芽叶进行随机采样后,送至国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进行检测。据悉,这是首次在侵权诉讼中采用基因指纹图谱检测方法来确定茶花类木本植物品种特征。
基因指纹检测,是一种利用分子标记构建品种特异指纹,用于鉴定品种真实性的技术方法。
“人类的指纹具有高度特异性,植物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指纹’,植物的基因指纹是它的多对显性基因所呈现的位点。”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植物新品种团队法官黄彩丽介绍,在不同的植物基因组中存在其特异性,可通过植物的特异性位点,来区分不同的品种,这些位点就相当于植物品种的基因“指纹”。
从材料送检至鉴定报告的出具,前后仅三个月的时间,就确定了涉案山茶花繁殖材料与授权品种茶花的特征是否一致的问题。根据国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出具的《植物品种分子标记检测报告》,疑似侵权品种与上述茶花新品种基因指纹图谱位点差异为零。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植物品种分子标记检测报告》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涉案品种权类别、授权许可费标准、被告的侵权性质、侵权情节、种植面积及植株数量等因素,确定某升种植合作社共向棕科公司赔偿135万元。
一审宣判后,某升种植合作社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为种业自主创新提供司法保护
黄彩丽法官表示,对于品种特性的鉴定,一般可采取田间观察检测、基因指纹图谱检测等方法进行鉴定。
通常情况下,植物新品种权纠纷采用田间观察检测法可能需要一年,甚至长达两三年的时间,诉讼成本高,而基因指纹图谱检测则相对高效。
“茶花多是无性繁殖,扦插易成活,而培育新品种往往需要花费多年时间和大量的经费。”黄彩丽说,加大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有助于激励种业自主创新,促进新农村的绿色发展,体现了护航乡村振兴的司法担当。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