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检察官联合现场工作人员向采购商讲解广交会会场结构,并介绍知识产权检察职能。
停机坪上,一架飞行器缓缓降落,从横琴口岸出发抵达澳门国际机场仅用8分钟;工厂里,一列列机器人“小哥”灵活执行物料分拣与精密装配;实验室中,来自香港的科研人员正围聚在我国第一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周围记录实验数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奋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创新热土上,每天都有新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无数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在这里扎根生长。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国际科技创新重要承载地,“十四五”期间,广州加快建设“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创新中心等3个直属创新平台已启动建设;人类细胞谱系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进入实质阶段。
为什么选择广州?和这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重视高质效发展、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分不开。
“企业最怕的不是火热的市场竞争,而是担忧被人窃取商业秘密、内部出了‘蛀虫’掏空家底。”这是许多科创企业负责人的心声。对此,广州市检察机关推行涉知识产权保护案件“一案四查”办案机制,要求办案检察官同步审查是否涉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刑事犯罪、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等,并将“以知识产权检察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列入重点攻坚项目,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大信息共享与案情通报力度。
广州检察机关还携手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检察机关会签框架协议,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检察协同保护联盟。同时,推动穗港澳三地在案件线索通报、证据互认等方面深化合作,打通跨境跨区域知识产权检察案件管辖争议、证据交换、专业辅助审查、全链条打击等堵点。
今年10月,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在广州举办。近年来,每逢广交会,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均选派检察官团队入驻展馆,设立多个涉企服务保障点,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热点问题为企业答疑解惑,并引导展商通过快速通道处理紧急法律问题。
解决问题要快,这是海珠区检察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提供高质效法律服务的缩影。该院高度关注高新技术领域犯罪,组建“益企芯”法治宣讲团队,针对信息数据安全等内容精准投放普法服务包,提升企业风险防范与自我保护能力。
广州市南沙区坐拥广东最大的自贸片区,当地检察机关不仅设立了“企安·图南”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办公室,助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还设立涉外涉港澳检察服务中心,将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内的检察服务中心,升级打造成包括涉外涉港澳“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和涉外涉港澳检察服务、立法研究、法治宣传等在内的集成式检察服务中心。
日前闭幕的大检察官研讨班强调,要加强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主体合法权益司法保护,更好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严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最高检的具体要求,坚决做到科创企业的需求在哪里,检察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创新发展的堵点在哪里,检察保障就聚焦到哪里。”广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张健说。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