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片嫩芽抽枝展叶,次第舒展,满山茶树迎来了旺盛的夏茶生长期。广东省一家大型茶企的经理夏某正行走在茶垄间,查看蝉茶的生长态势。
“夏经理,这批蝉茶生长得怎么样啊?乡亲们的分红,你都给了没?”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原来是河源市紫金县人民法院龙窝人民法庭法官邓建兴的回访电话。
夏经理笑道:“邓法官您放心!这批蝉茶的长势良好,乡亲们的第一笔分红也都发到他们账户上了。多亏了您,不然,我们茶企和村民们的合作就继续不下去了。”
说笑间,夏经理的思绪又回到与村民们对簿公堂的时候……
分红骤停,乡村振兴梦遇阻
在素有“蝉茶小镇”之称的紫金县龙窝镇,茶产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2000余户茶农、50余家茶商和茶企以此为生,茶叶种植总面积超4.2万亩,茶叶年产值总计超8亿元。
2019年,龙窝镇收到了深圳对口帮扶单位转来的扶贫款项,在龙窝镇人民政府的监管下,将这笔资金以几个村集体的名义入股到了龙窝镇辖区内的一家省级龙头茶企,希望能通过分红的方式,带动村集体脱贫致富。
然而,乡村振兴的愿景并未如期实现。
合同签署后的前几年,茶企按期支付分红款,然而,分红在2023年5月戛然而止。截至2024年11月,茶企仅象征性地支付了2万元分红,已经拖欠了各村集体23个月的分红款,合计45万元未支付。当初入股的村集体便派了各村村委代表和茶企沟通。
“大伙儿都是本地的居民,乡里乡亲的,起初基于对这家茶企的信任,才把宝贵的扶贫款项交给他们。合同上白纸黑字,分红条款写得清清楚楚,必须把分红款给我们。”村委代表老张率先开口。
“老张说得对!现在找他们沟通,希望他们能按照合同支付分红,他们却总是找各种理由拖延,甚至敷衍了事。”其他村委代表们附和道。
在多次与茶企协商无果后,以老张为村委代表的几个村集体一纸诉状将茶企告上了法庭。
组织联调,各执一词陷僵局
邓建兴拿到案卷后,为更加详细了解案情,先上门去了一趟龙窝茶叶协会,核实茶企的经营现状。
“这家茶企是我们本地的省级龙头企业,但由于目前紫金蝉茶的销售情况不太好,资金回笼比较慢,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难题。”茶协负责人介绍道。
听到这话,邓建兴陷入了沉思。当前正值紫金蝉茶采摘、维护的关键时期,茶企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选择将为数不多的流动资金优先用于支付茶农采摘的工钱及茶叶肥料钱,以保障当前蝉茶的顺利采摘和来年蝉茶的产品质量和产量。企业的难处无可厚非,但村民们的诉求同样合情合理。在这种情况下,若简单判决,不仅村民们可能短时间内拿不到投资的本金和分红,茶企也可能陷入更深的困境。
面对这一棘手难题,邓建兴深思熟虑后,决定不急于下判决,而是启动“护航茶企”工作机制,即在处理涉茶纠纷时邀请蝉茶解纷队的成员参与调解。
于是,在邓建兴的主持下,一场涉茶纠纷联调会召开了。
然而,调解现场却充满了火药味,村委代表与茶企代表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们茶企要是一直经营不善,难不成这笔钱就一直不还了吗?”老张质问道。
“没说不还,只是让你们多给我们一点时间,等来年蝉茶市场打开了,赚到钱了,欠你们的分红我们一定还。”茶企代表夏经理回应道。
“谁知道你们是不是在拖延时间,万一你们明年赚不到钱呢?先把之前欠我们的还了再说!”听到这话,老张更是愤愤不平。
眼看局势愈演愈烈,邓建兴连忙按下了这场调解的“暂停键”,安抚各方情绪。
入股的村集体明显已对茶企失去信任,要解决这场涉茶纠纷,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双方利益,确定一个公平合理且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解方案。
那么,这个方案究竟该怎么制定呢?
巧思破局,调解共赢焕新机
法庭的工作人员在这时为众人端上了擂茶,一碗热乎乎的擂茶,悄然间抚平了会议桌上剑拔弩张的气氛。村委代表和茶企代表对视几眼,一时都有些沉默。
“几位村委代表,立刻让茶企偿还分红确实有点难度。夏经理,你也体谅一下他们想要回分红的心情。”邓建兴率先打破了沉默。
“我不是不想偿还分红,只是现在茶企的发展需要钱,目前拿不出那么多钱,但我有信心两年后还清村民们的分红。”夏经理说出了心里话。
见事情有转圜的余地,邓建兴开始思考破局之法,结合茶企的经营现状,一个调解方案在他脑中成形。
“我这里有个方案,你们先听听看。我建议,咱们可以降低阶段性付款的数额,逐步把欠的分红还给各个村集体,在茶企扭转经营现状的前几年,还的分红先少一些,后期再阶梯式提高付款比例。”邓建兴耐心劝导道,“这样一来,茶企有余力挺过目前的困难,村民们也不至于一点分红拿不到,大家觉得怎么样?”
邓建兴的这个方案,让在场的人眼前一亮,但是老张仍有顾虑:“要是茶企后续又反悔了怎么办?”
为解决几位村委代表的后顾之忧,邓建兴承诺道:“要是茶企反悔,你们就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给你们做主!”
“我们企业也愿意拿种植茶叶的茶山和茶叶加工器材作为担保,要是你们同意这个调解方案,我们肯定如约履行。”夏经理当场表了态,并就拖欠分红的事情向几位村委代表道歉。
见茶企代表态度诚恳,老张等村委代表们最终同意了这个方案,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法院随后进行了司法确认。
又是一年采茶时,龙窝法庭“放水养鱼”的分阶段式还款既挽回了村集体的经济损失,也给予了茶企喘息生存的空间。茶树鲜嫩饱满的枝头新芽在悄然积攒生机,托载着小镇乡村振兴的梦想。
近年来,龙窝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创新打造“客家擂茶调解法”“饶让调解法”等特色调解品牌,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一次性解决。2024年至今年上半年,龙窝法庭先行成功调解纠纷312件,调解成功率达67.82%,纠纷化解成效明显。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