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廉江法院成功执结一起长达7年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以刚柔并济的方式破除执行障碍,既有力捍卫了司法权威,又充分传递了司法温度。
案情回顾:多年纠纷终有果
“你不按时交租,现在还在租赁土地上擅自建房,请你马上搬走,我们不租给你了。”
“我交租又不是交给你的,我租的是某石材厂的地,你凭什么赶我走?”
该起纠纷要追溯到2018年,当时龙某承租了某石材厂的一块土地,双方只有口头约定,没有签订书面合同。起初相安无事,但后来龙某开始拖欠租金,更在未获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在租赁土地上建造房屋,导致矛盾激化。某企业联社多次催缴租金无果,又发出正式通知要求龙某搬离,但龙某置若罔闻。即便居委会和司法所介入调解,龙某仍拒不配合。无奈之下,某企业联社将龙某诉至法院,但龙某却提出“原告主体不适格”“诉讼时效已过”等抗辩事由,企图逃避法律责任。案件经两审终审后,法院认为:某石材厂注销后,某企业联社作为权利义务承继人主体适格,双方租赁关系成立,龙某拖欠租金事实清楚。最终判决龙某限期拆除违建、搬离场地并支付拖欠的5000元租金。
然而,面对已生效的判决,龙某仍拒不履行,态度消极对抗,某企业联社只得向廉江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依法张贴公告,责令龙某30日内自行拆除,但龙某又玩起了“失踪”,企图逃避执行。面对这起历经多年、通过其他途径均未能解决的矛盾纠纷,廉江法院执行局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联动协作:多方合力破难题
为确保执行工作顺利开展,执行局专门召开案情分析会,针对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进行充分研判,制定了详尽的执行预案,并决定前往涉案土地现场组织实施强制拆除工作,同时协调当地居委会给予必要协助。
在强制拆除的前期准备阶段,承办人陈文佳副局长与某企业联社取得联系,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龙某本人已不在案涉房屋中居住,而是由其亲戚实际占用。同时,考虑到执行现场位于交通要道地段,日常来往车辆人员较为频繁,执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廉江法院执行局当即决定启动执行联动机制:一方面通过居委会摸清实际居住人员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提前告知执行安排,邀请居委会工作人员全程到场协助执行并见证执行过程。
人性执法:情理法交融显温情
执行当天上午9时整,廉江法院执行干警准时抵达现场。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响起,涉案土地上的违章建筑开始被依法拆除。就在拆除工作有序推进之时,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冲进警戒线,情绪激动地喊道:“你们凭什么拆我的房子?龙某欠的债跟我有什么关系!”经了解,此人正是龙某的亲戚,此前一直居住在该房屋内。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承办人陈文佳立即上前将其引导至警戒线外安全区域,并耐心解释:"法院的生效判决书早已依法送达,执行拆除公告也按照规定进行了张贴公示。龙某长期拖欠租金,且其擅自建造的平房属于违法建筑,依法必须予以拆除。我们理解你的处境,但法院判决必须得到执行。"
“你们把房子拆了,那我住哪儿!”
陈文佳随即放缓语气说道:“你看,我们现场特意邀请了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如果你确实存在居住困难,我们可以帮你申请临时安置。”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耐心沟通和释法说理,当事人的情绪逐渐平复,最终主动配合执行工作,自行搬离了个人物品。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连续作业,案涉土地上的房屋被彻底拆除,场地恢复原状,这场历时七年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终于在廉江法院执行局的强力攻坚下画上句号。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