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中心是整合政法工作资源、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平台。2021年6月,广州黄埔区率先在全省建成首个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政法统筹、部门办理、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的基层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新路径。自中心运行以来,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共接待服务群众11万余人次,受理各类事项4.4余件,解决矛盾纠纷1890多宗。
广州黄埔区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作用,全面推进“1+6+N”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在区、镇(街)和社区(村)三级建设综治中心。目前,该区17个镇街综治中心已全面完成提档升级建设,为群众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买房近10年无法办理房产证多部门“一站式”化解纠纷
2014年前后,位于黄埔区某小区的第5栋146户预售完毕,多位业主先后与开发商签订《广州市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并向该开发商公司足额支付购房款、办证契税及物业专项维修基金。但开发商公司虽向众业主交付了商品房,但并未在约定期限内办理房地产权证。
原来,该开发商公司因拖欠承包方工程款,被承包方扣押验收资料,在收取146户业主的契税约、办证费100多万元后,逃避责任,导致后期综合验收无法完成,也没有履行法定的首次登记责任,业主和属地街道多方查找无着,矛盾不断激化。
由于该案件涉及住房建设、司法、税务登记、公安、街道等多个部门,在开发商刻意躲藏、逃避责任之下,案件的处理陷入了瓶颈。
在案件处理陷入瓶颈之际,恰逢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启动运营,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共同进驻中心,多部门合作下,通过委托第三方完成房屋安全、消防问题的整改验收,引导业主提起民事诉讼,根据生效的判决和网签合同,办理完税后,由广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房产证。
2022年10月8日,经过艰苦的努力,首批业主代表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拿到梦寐以求的房产证,历时10年的信访积案得以圆满化解。
“非常感谢大家,尤其是区信访局的领导和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调解员,随时随地解答我们的疑问,消除我们的忧虑,让我们有信心坚持下去。如果没有他们大力的支持和尽心尽责的帮助,我们早就放弃了。”业主代表吕女士说。
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治理资源“一揽子”聚集
该小区的案例,正是近年来黄埔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充分整合各部门的工作业务、人员力量、平台机制等资源,融合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合力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黄埔区围绕破解部门力量分散、职能交叉等问题,统筹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场地作为中心服务场所,由区委政法委统筹管理,根据辖区矛盾纠纷类型特点,确定法院、信访、公安、教育、人社、司法等18个职能部门采取常驻、轮驻等形式联合入驻中心,实现全区基层矛盾纠纷调处资源“一揽子”整合。
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融合广州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等10大平安建设领域的功能平台,实现同质性业务“一个中心融合”、分散资源“一个中心汇聚”、不同工作机制“一个中心集成”。同时,常态化设立信访登记办理、纠纷受理、法律咨询等28个服务窗口,受理各类事项31种,涵盖矛盾纠纷化解主要类型和主要流程涉及的各个办理环节,通过整合职能服务、延伸服务链条,建成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枢纽。
广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广州市委政法委从综治中心组织架构、实体运作、硬件建设、配套机制、支撑保障等方面着手,加快建设“枫桥式”综治中心,建设“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推动基层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调处、一揽子解决,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