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山东省枣庄市法律服务进基层工作观摩会召开,观摩各区(市)近年来开展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的工作成效,比学赶超、寻找差距,推动法律进基层工作向纵深发展。山东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任伟,枣庄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建福,市司法局局长、市法学会副会长王业胜,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宋诚,滕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峰出席会议,各区(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司法局长、法学会秘书长,枣庄高新区综治办主任,部分镇(街)法学会工作站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首先到薛城区法学会常庄镇种庄社区法律服务室、台儿庄区法学会吉庄法律服务工作室、峄城区法学会吴林街道工作站、市中区法学会光明路街道雷村工作室、山亭区法学会桑村镇艾湖村“三联”工作室、滕州市法学会中心人民医院法律门诊、滕州市法学会中立和解法律服务社观摩了7个法学会工作现场,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观摩现场后,枣庄市法学会在滕州市召开座谈会。会上,任伟、张建福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王业胜同志主持会议,滕州市法学会、山亭区法学会、台儿庄区司法局和市中区司法局作了交流发言。
任伟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枣庄市法学会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枣庄市法学会工作平台良好,基础扎实。法学会领导干部注重创新发展,思路清晰,措施有力,行动迅速,成效显著。枣庄市在全省法学会系统较早实现市县法学会党组全覆盖,台儿庄区法学会的法律脱贫、滕州市法学会的中立法律服务社、山亭区法学会的“三联”工作、薛城区法学会的“一村居一法治服务员”制度、市中区法学会的“六个一”法律服务网底工程、峄城区法学会的“四个中心”建设等等,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对做好下一步法学会工作,任伟同志强调,一是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法学会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法学会工作扎根我国国情和实践,服务党和国家需要。各级法学会要紧密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强法学会系统党的建设,抓紧出台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党组议事规则、加强法学会党建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党组会议、碰头会议、政治理论学习、调查研究等制度,确保党组工作有遵循、有路径、有保障。二是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把法学会的服务工作融入到社会治理大局中去,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要善于借梯登高,借助政法工作平台和社会工作平台开展法学会工作。要找准工作载体,在近年来开展的法律诊所、法律服务站等基础上,广泛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不断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创新法律服务模式,提供优质法律产品。要加强法治宣传,充分运用“双百”活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平台,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法治建设。三是加强自身建设,争取党委政法委对法学会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推动法学会工作与政法委工作一体建设和管理。健全完善会长办公会等会议制度与议事规则,努力探索长效机制。要抓住当前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组织部门、编办等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学会机构、人员、制度,完善工作条件,夯实工作基础。
张建福同志在讲话中对各区(市)观摩现场作了点评。指出,召开这次观摩会主要目的是通过观摩现场、汇报交流,对标先进、查找短板,总结推广各区(市)开展法律服务进基层工作好的做法和成效,进一步开拓视野、找准路子,推动枣庄市法学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观摩的7个法学会工作现场各有特点、各具特色,结合实际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张建福同志对做好下一步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一是突出政治引领,牢牢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法学会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筑牢工作根基,大力加强法学会党组建设工作,抓住机构改革重大机遇,尽早将县级法学会机构编制落实到位。三是主动做好结合,整合法治资源,把法学会的优势和力量融入政法工作全局,推动法律服务进基层工作向纵深发展。四是做好法治宣讲,突出宪法宣讲重点,丰富宣讲形式,认真组织开展“法治枣庄百人宣讲”“进镇街、进机关单位、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村居”活动。五是强化法治研究,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需要,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法律依据。
法律服务进基层是枣庄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法学会自2015年以来在全市组织开展的一项活动,旨在通过整合全市政法干警、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学会会员等力量,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提供低成本、高质量、便捷高效的法律产品,推动法律服务在镇(街)、村居(社区)和医院、学校、企业等重点单位实现全覆盖。目前,这项工作在全市已经全面铺开。枣庄市各区(市)因地制宜、积极实践、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区(市)一品”的工作特色。
来源:山东省法学会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