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陕西省法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西安召开。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省法学会会长祝列克出席并讲话,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秘书长黄超出席会议,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杨建军主持会议。
祝列克强调,法学会的发展要坚持政治建会,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牢牢掌握法学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主动权。对重大原则问题上的错误观点,要敢于“亮剑”发声,进行斗争,引领正确导向。要坚持服务立会,发挥智库作用。各市县法学会、各研究会要着眼国家总体战略、立足陕西省情实际,对相关法律问题开展研究,增添法治动力,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要坚持改革强会,不断繁荣法学研究。法学会要多做牵线搭桥、创设平台、推出人才、建言献策的事,加强理论与实务的对接融合,促进法学研究成果转化,总结地方经验,发出陕西声音,进一步提升陕西法学研究工作的影响力。要强化基层基础,推动自身建设。用严的标准、严的制度、严的纪律,打造一支有“引领力、凝聚力、创造力、协调力、执行力”的干部队伍,真正把各级法学会建设成为“法学法律工作者之家”。
会议选举增补了黄超、李艾平、张平德为陕西省法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王思锋、刘革等14人为常务理事,审议通过了《陕西省法学会研究会工作规则》,对第五届“陕西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进行了表彰。
陕西省法学会自2016年换届以来,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一手抓法学研究,一手抓组织建设,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法学法律工作者政治引领的实施意见》,印转发中央和陕西省有关文件79份,组织法学会干部学习培训30余次,强化了法学会系统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建立法律人才专家库,基本形成了以陕西省法学会机关为龙头,学术委员为枢纽,所属研究会为基本力量的智库体系,组织法学法律专家参与多项法规的起草、论证、咨询、调研工作、在陕西省各地推行建立法律咨询中心143家,提供法律帮助1510余次,共接待来访群众个人来访4210人次,群体来访132批次2400余人,为来访群众出具法律意见书340份。同时,陕西省法学会举办学术研讨等活动78场次,参与的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院校师生达到9800多人次,撰写法学论文1186篇。(来源:陕西省法学会)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