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安市法学会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法学会关于深化全省基层法学会“实体化、实战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围绕“五个聚焦”,扎实推进法治十大项目建设,不断推动法学会“实体化、实战化”建设落地落实。
一是聚焦新时代,强化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穿全年工作始终,持续推进法学会党组建设,4月底前全部配齐配强党组书记、成员,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创建法学会党建品牌,发挥好党组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牢牢把握法学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
二是聚焦新任务,切实加强法学研究。做好“法学会参与矛盾多元化解机制”省级重点课题研究工作,确保如期圆满结项;搭建高端法学研究服务平台,积极申办2019年第六届四川省“治蜀兴川”广安法治论坛,推动建成“刑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组织力量参加中省法学研究和论坛征文评选,强化实务法学研究及成果转化应用,积极为党委政府施政治理建言献策。
三是聚焦新需求,加强法律服务。加强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主动对接同级综治办,依托三级综治中心,同步推进县级“法律服务中心”、乡级“法律服务站”、村级“法律服务室”三级服务平台建设,上半年主城区街道、社区率先建立完善,探索总结做法经验。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抓好以“法律服务专家库”和法学会系统专职人员为根本的“核心层”建设,抓好以法学会骨干会员为主力的“基本盘”建设,抓好以“五老群体”(老党员、老政法、老教师、老军人、老乡贤)、青年普法志愿者和网格服务管理员为重点的“社会面”建设,壮大法治建设力量,完善法律服务网络。加强法律服务责任清单建设,围绕“服务党政”“服务群众”“服务会员”三个层面,梳理责任清单12项,健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拓展法学会法律服务广度、深度和厚度,打造我市法学会参与平安法治建设新品牌。
四是聚焦新形势,加强法治宣传。深化“双百”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立足县域实际,推行一县一品,精心打造30个法治文化示范圈(带)和1000个法治文化大院(小区),积极开展“背篼普法”“院坝说法”“法治夜校”、“法律夜市”活动;加强区域法治文化研究,推动法治文艺作品创作,会同相关部门着力打造一大批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结合,贴近群众生活、深受群众喜爱的法治文化精品。
五是聚焦新使命,加强自身建设。指导六个县(市、区)有序开展换届,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形成“头雁”效应。加强法学会“智能化”建设,深度运用“法学会会员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两微一端”建设,提升法治宣传引领和会员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学习借鉴“网上枫桥”经验,开发运营 “广安法学会网络法律服务手机APP”,完善法律服务平台“坐诊、出诊、集体会诊和专家预约”等服务方式,探索构建“互联网+法律”多维互动服务模式,实现为群众提供零距离、免费式、专业化法律服务。
来源:四川省法学会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