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指示精神,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制度,防范和化解海外投资法律风险,中国法学会拟于2019年6月19日-21日,在广州举办第六届"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会议将邀请来华参加"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第六期研修班"的非洲国家法学法律界人士,和东盟国家法律组织代表、亚太法协"一带一路"常设委员会中的外国律师委员,以及国内政府部门代表、企业法务、涉外律师以及国际经贸法律问题专家学者等出席会议。
为进一步提升研讨会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推动涉外法学研究和涉外法律交流,特征集第六届"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论文。现就相关工作函告如下:
一、举办单位
主办:中国法学会
承办: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广东省法学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二、主题、议题
主题: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议题:
1.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与WTO改革中国方案;
2.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的法治保障;
3."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法律环境;
4.中国企业境外法律风险防范与争端解决机制。
三、征文要求
1.围绕会议主题和议题,自行确定具体题目。
2.论文要理论联系实践,文风严谨,行文规范,脚注格式参照《中国法学》的规范格式。并请提供中英文摘要。
3.请于2019年5月31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将论文、个人简历、联系方式等一并发至广东省法学会研究部邮箱:gdfxjw@126.com。
届时将根据论文情况汇编作为会议论文集,并邀请部分论文作者参会。
联系人:丛宇晗,电话:15974170538。
附件:研讨会背景介绍
广东省法学会
2019年4月19日
附件
研讨会背景介绍
"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的宗旨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战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制度,防范和化解海外投资法律风险,也是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学法律界、企业界交往合作的跨行业、跨学科交流平台。研讨会自2014年创办以来,在国内外法学法律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已成功举办5届。为宣传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深化国际经贸法治合作,探讨和解决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日益得到国内外各方的重视和参与。该研讨会一直由中国法学会主办,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与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具体承办,并根据议题内容和举办地点增加邀请承办、协办单位。
我会于2014年在北京成功举办首届"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来自中国和非洲10个国家的120余名法学法律界和企业界代表参加了首届研讨会。研讨会的一个亮点是通过了《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宣言》(见附页)。这是中国"走出去"企业制定的首份社会责任宣言,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积极服务当地社会,寻求和谐发展、包容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得到了中外代表广泛称赞。
2015年,我会与中非发展基金合作,在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来自中国和非洲14个国家的近180位法学法律界和企业界代表出席会议。第二届研讨会作为配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暨第六届部长级会议的重要活动,得到了中非政府部门和法律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会上,中国法学会与东部非洲法学会正式签署了《双边合作备忘录》。
2016年,第三届"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和亚洲、非洲、欧洲2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法学法律界和工商界代表出席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菲尔·玛托库出席研讨会,并在会上宣布首届"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通过的《在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宣言》已被正式写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恩戈罗恩戈罗宣言》,这标志着中国企业恪守社会责任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2017年,第四届"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共有来自中国和亚洲、非洲、欧洲28个国家的180多位法学法律界和工商界代表出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代表积极参与研讨会,其中包括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20多家涉外企业负责人或法务主管。
2018年,第五届"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研讨会以"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为主题,共有来自中国和亚洲、非洲、欧洲、美洲26个国家的160多位法学法律界和工商界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过程中,由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分别与塞舌尔律师协会、乌克兰"你与权利"集团公司签署了《双边合作备忘录》。会后不久,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文件中,"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正式被列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这标志着研讨会进一步升级为深化中外法治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附:《在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宣言》
附页
在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宣言
2014年9月17-18日,来自中国和非洲10个国家的120余名法学法律界和企业界代表,在北京出席由中国法学会举办的"国际投资贸易法律风险及对策——以非洲为视角"研讨会。
与会的中方企业界及法学法律界人士回顾了中非之间深厚的传统友谊;赞赏中非企业界和法律界为推动中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重申将坚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落实李克强总理提出的"461"中非合作框架,全方位提升中非合作水平,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此,中国企业要抓住历史机遇,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积极参与非洲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重点加强同非洲的产业合作,实现中非产业战略对接,把中非友好事业推向前进,更好造福双方人民。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对于在非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达成下列共识:
——自觉遵守当地国家的法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公平竞争,用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促进非洲经济发展,造福当地人民。
——加快企业本地化进程,尽可能吸纳当地居民就业;尊重当地员工的文化差异、地方风俗和民族习惯,保障当地员工安全、健康条件和相应福利待遇。
——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防范工业污染,保护当地环境和自然资源,科学、合理、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资源、能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实现非洲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加强对当地员工的培训,加大技术转让力度,分享技术与管理经验,增强非洲自我发展能力。
——关注当地民生并积极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和支持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田水利、道路交通、信息通讯、金融服务等领域加大投入,惠及当地人民。
——热心当地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协助当地改善学校和医疗设施,提高教育普及率和人民健康水平。
以上共识得到与会非洲法学法律界和企业界人士的高度赞赏。中非法学法律界代表表示,愿意做出积极努力,为中非投资经贸合作创造公正高效的法律环境。相信在中非各国政府、企业界、法学法律界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一定会不断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2014年9月18日于北京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