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深圳市坪山区法学会主办,区卫健局、科创局、商务局、检察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坪山监管局共同协办的“坪山法治助企行”第七期活动在坪山区疾控中心举行。活动聚焦医美行业治理难点与发展需求,以“美有法度,业有准绳”为主题,通过跨部门协同、全链条指导,推动法治服务从“分散供给”向“集成赋能”转变,助力构建健康有序的医美行业生态。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活动伊始,各行业部门围绕当前医美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提出精准指导意见。
坪山区疾控中心赵珍珍聚焦国内医疗美容行业普遍存在的无证经营、虚假宣传、药品器械来源不明及诱导消费等突出问题,展开系统性法规解读。强调医美机构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经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不得开展执业活动,且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扩大诊疗范围等。这些“硬资质”是机构合法运营不可逾越的准入红线。在宣传层面,她强调,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前必须申请医疗广告审查,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不得发布任何形式的医疗广告,并特别指出,任何对服务效果作出保证性承诺的宣传行为,均可能触碰法律高压线。
坪山区检察院刘乂针对国内非法行医、商业贿赂、走私、逃税等普遍问题,结合丰富的办案经验,现场解读了由坪山区检察院联合深圳市整形美容行业协会编写的《医疗美容行业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手册》,从司法角度前瞻性提示企业经营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建议医美行业企业设立法律风险管理委员会,明确法律风险管理的责任人,制定法律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并进行定期的法律风险评估和培训。她强调,医美机构必须将法律风控内化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内部监管和自我监督,提升整个医疗美容行业的法律风险管理水平。
坪山区疾控中心鲁晓晖通过剖析“小微针去颈纹被重罚六万元”与“无证注射瘦肩针被强制执行十万元”等典型案例,划定生活美容机构严禁从事注射、手术等医疗行为的“禁区”,强调无论项目大小、获利多少,一旦越界都将面临远高于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警示机构合法经营既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
坪山区商务局、卫健局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坪山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针对当前在各地较为普遍的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边界模糊、预付卡消费乱象丛生、价格不透明、广告宣传严重失实等核心问题,分别立足自身职能,提出“精准滴灌”式指导意见。强调依法诚信经营、严禁非法行医的核心要求,要求医美机构严格执行预付式消费备案、服务项目和价格公示、不做虚假夸大商业宣传和承诺等措施,促进生活和医疗美容服务规范化、合法化、优质化。通过分领域、具体化的指导,各部门合力为医美机构指明了依法合规经营的具体路径。
活动现场,参会机构代表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未来提供更规范、更优质的服务充满信心,现场参会的医疗美容机构签订了《依法执业承诺书》,生活美容机构签订了《不开展医疗美容活动承诺书》,共同承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深圳市人大代表袁庆表示,作为多次参与“坪山法治助企行”活动的亲历者,深切感受到坪山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上的务实努力。他强调,医美产业机遇与风险并存,机构必须严守法律红线,依法取得资质、规范经营,期待区法学会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多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
坪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区法学会会长杜新利出席活动,就推进全区医美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倡议。
一是恪尽职业操守,争当美丽天使。医美要先有“医”的严谨与责任,才有“美”的价值与意义。每一位从业者都应当秉持“医者仁心”的精神,要以天使之心,送健康之美。呼吁全区医美机构恪守基本职业操守:
坚守医疗底线,以“法”正行。严守法律法规,严把医师资质、医疗器械、服务质量关,做到依法执业、合规经营。
秉持仁爱之心,以“诚”立信。将消费者健康安全置于首位,不因商业利益误导消费,不因市场竞争虚假宣传,用专业和真诚赢得信任。
筑牢安全防线,以“质”致远。完善质量安全体系,强化人员培训,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融入每个环节,让安全成为医美行业最坚实的底色。
希望医美机构用专业、诚信、温暖的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尊重,让每一次求美之旅,都成为一次安心、舒心的美好体验,共同守护好医美行业的声誉与未来!
二是优化政府服务,引导规范发展。政府部门既是市场的监管者,更是发展的服务者,其核心职责在于“优服务、强监管、促发展”,既要为守法企业“保驾护航”,也要为公平竞争“划定红线”。各行业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强化政策引领与提升本地服务,为行业健康发展明方向、增动力。加强国家政策的宣传与合规引导,帮助机构把握规范化、透明化、专业化发展方向。支持医美与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鼓励技术创新,培育本土优质品牌。另一方面,要划清监管红线与底线,对行业乱象零容忍、强震慑。实施精准协同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完善行业“黑名单”制度,坚决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剥夺违法违规者“重操旧业”的机会。
三是倡导理性审美,引领健康风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命的本源,就已蕴藏着美的底色。“健康阳光是美,自信大方是美,朴素整洁同样是美”,美的形态多元,无需被单一标准所定义。医美机构应成为健康风尚的引导者,而非焦虑的制造者,尊重个体差异,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立足于消费者的健康与真实需求,提供科学、合理、负责任的建议,让美回归本真、让行业走向理性。各相关单位也要加强宣传引导与正向激励,共同传递积极、健康的审美价值观,使医美事业真正成为守护健康、提升自信、增进人民幸福感的美好事业。
活动由坪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刘世华主持。各协办单位相关负责人、辖区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机构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全区已注册持证的7家医美机构负责人、近三年有被投诉记录及规模较大的生活美容机构负责人均全部到场参会,确保普法教育精准直达关键群体,为构建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