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由广东省法学会与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主办,广东中立法律服务社承办的“法学专家服务站”首场专题讲座在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举行。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马颜昕副教授的精彩分享,引发全场关于数字政府建设中的AI应用与风险治理的热烈讨论。
活动现场,法官、律师与学者围绕数字时代的新型法律问题展开深入交流,预示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融合的新篇章的开启。
专家视角:数字政府建设的AI挑战
马颜昕副教授从当前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实际案例出发,深入分析了AI技术在政府服务与管理中的典型应用场景与潜在风险。
从“粤省心智能客服”到杭州“免申即享”科研补贴,再到深圳福田区“AI数智员工”,再到阿尔巴尼亚“迪埃拉”人工智能公共采购部长,这些创新实践正在推动着数字治理的深刻变革,生动展示了AI技术在政府服务中的实际应用。
同时,马教授深入剖析了AI应用中的三大挑战:信息安全失序风险、技术资本异化风险和数字资源失真风险。他强调在政务AI系统中,算法透明度不足可能导致“技术绑架决策”现象,训练数据结构性缺失可能引发算法可靠性问题等,为现场司法实务工作者提供了风控提醒。
实务反响:司法实践中的新思考
讲座互动环节气氛热烈。现场的法官和律师们结合自身审判和执业经验,针对办案过程中遇到的数字政府建设案件审理疑难问题及心得与马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马教授则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与会者处理同类问题提供了多元视角。与会者普遍认为,这种学界与实务界的直接对话,为解决新型法律争议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碰撞机会。
平台价值:赋能司法实践 共促理论创新
广东中立法律服务社张育泉副理事长表示,服务社自2014年成立以来,在广东省法学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中立、客观、专业、公益”为宗旨,积极拓展法律服务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实践路径。自2023年与广铁两级法院开展合作以来,双方不仅在纠纷调解,缓解司法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实效,更进一步在理论探索与实务融合层面持续深化合作交流。作为服务社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法学专家服务站”首讲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司法实务界应对新型诉讼争议提供前瞻性思路和学术支撑。
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林振华指出,共建“法学专家服务站”是法院系统主动对接法学理论界优质资源的创新举措。他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让前沿法学理论与丰富司法实践在此交汇融合,提升法官队伍应对新型法律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未来展望:持续赋能法治广东建设
“法学专家服务站”依托省法学会的学术优势和广铁两级法院的专业力量,构建“学术+实务”联动机制,链接法学界与司法实务界的资源,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化、一站式法律服务。
广东中立法律服务社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深化与广铁中院的合作,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研讨活动,推动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为深化法治广东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