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茂名市法学会坚持以“会员之家”建设为抓手,聚焦“聚心、聚智、聚能”目标,精心打造特色化、功能化、实效化的服务矩阵,先后建成4处特色鲜明、功能各异的“会员之家”,切实将“会员之家”打造成凝聚思想共识的“主阵地”、汇聚法治智慧的“连心桥”、激扬创新活力的“孵化器”,为推动法治茂名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思想引领
打造“浸润式”学习之家
茂名市法学会首个“会员之家”设在市中心的好心书院,面积400多平方米,集图书阅览、会员交流、书画创作、服务咨询等多元功能于一体,既是市民的文化驿站,更是会员的思想灯塔。书院共有藏书5千余册,广泛收录各类社科读物,配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理论学习资料;书架旁设置了可在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司法惠民服务亭,搭载“线上法律咨询”平台,为群众打造身边的、家门口的法律顾问。
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
2024年,茂名市法学会依托好心书院建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邀请法学名师担任主讲人,举办以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题的讲座44场,受众1200多人;举办读书交流会33场,法治文化书法展5场,以“沉浸式”学习厚植理论根基,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茂名大地生根发芽、入脑入心。好心书院获评“全省优秀普法项目”,成为全市法治文化建设的闪亮名片。
广聚英才贤良
打造“互动式”交流之家
2022年底,茂名市法学会在电白华师附属学校学术交流中心建立“会员之家”,依托周边会议厅、学术报告厅及2万平方米民法典公园的复合资源,搭建起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
自挂牌以来,先后承办“省法学会工作座谈会粤西片会”,与广州、惠州等兄弟地市法学会联办学术交流会,举办大型学术报告会及法学专家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成为跨区域法治对话的“茂名窗口”。广大会员在交流学习、思想碰撞中激发出投身法学理论研究的热情,围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环境资源法治问题”“基层矛盾多元化解”等热点课题,累计撰写法学论文60余篇,其中4篇获省级及以上论坛表彰,在《好心法治》会刊及市内学术活动中发表作品200余篇,推动全市法学研究氛围持续升温。
聚焦涉未教育
打造“体验式”普法之家
化州市鉴江司法职业学校作为化州市法学会新发展的会员单位,凭借完整的法律教学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普法宣传的前沿阵地。依托学校打造的“会员之家”,创新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模拟法庭”活动——选取本地真实涉未案件为原型,严格还原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嫌疑人、律师等角色,以“体验式”教学让未成年人直观感受法律程序的严谨与违法犯罪的后果。
模拟法庭
活动开展以来,累计举办模拟法庭60余场,覆盖8000余名学生。通过“角色代入+程序体验”,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法律条文,更深刻体会到法律的威严与公正,从而对法律产生敬畏意识,在心中种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防线。
提升组织能力
打造“实战型”服务之家
针对基层法学会“场所受限、服务落地难”的共性问题,高州市法学会在市委大力支持下,将市委大院内法学会办公场所的独立会客厅打造成“会员之家”,为会员服务提供固定阵地。
自成立以来,这里成为法学专家的“议事厅”“攻坚地”:累计召开全市法学专家工作座谈会15场,围绕“政府部门在土地权益纠纷中的权责边界”“依法督促未成年人监护人履职”等社会关切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形成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建议;组织重点涉稳个案研讨会30余场,参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480件,审核法律合同4102份,出具法律意见书900余份。通过“会员之家”的阵地支撑,高州市法学专家团队实现了从“零散服务”到“体系化作战”的跨越,逐步成长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法治智囊团”。
从思想引领到智慧碰撞,从青少年普法到基层治理,茂名市法学会“会员之家”以多元功能、务实举措,架起了法治建设与群众需求的“连心桥”。未来,茂名市法学会将持续深化“会员之家”建设,让这一平台真正成为会员的“温暖家园”、法治的“动力引擎”,为谱写平安茂名、法治茂名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