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动报名来听!检察官讲得特别细致、通俗,我收获满满。更重要的是,这堂课让孩子提前认清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学会保护自己。”6月26日是第38个国际禁毒日,在东莞启智学校启航分校教室,家长杨凡坐在后排,和坐在前排的孩子共同听了一场特别的讲座。
这是“筑牢防毒墙,护航少年梦”主题讲座一幕,由东莞市法学会、东莞启智学校启航分校(下称“启航学校”)联合开展。东莞市法学会有关负责人,启航学校“法治副校长”、东莞市人民检察院杨检察官,市律协有关负责人,启航学校魏校长等出席活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也共同参与其中。 1 一堂特殊的普法课 “你知道吗?一杯看似普通的‘奶茶’‘咖啡’,可能就是毁掉青春的开始。”讲座现场,陈检察官用一起起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从鸦片战争的历史切入,围绕“什么是毒品”“青少年染毒的诱因”“毒品犯罪的法律后果”“如何有效拒绝毒品诱惑”等四大板块——这场半个多小时的讲解,结合纪录片、MG动画等多媒体形式,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讲道理,深入剖析了毒品对身体、心理及家庭的长远影响,帮助同学们建立起更清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心理防线。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心智未定、自控力弱,而毒品对其造成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在启航学校,目前有200多名在校生在此接受教育,部分学生曾有接触依托咪酯电子烟、右美沙芬等新型毒品的经历。“部分孩子对毒品的隐蔽性、防范方式,以及吸毒的法律后果了解不足,对新型毒品的辨别能力更是近乎空白。”魏校长坦言。 据了解,启航学校将毒品预防列为法治教育核心模块,通过专业评估与跟踪干预,严防毒品侵蚀青少年群体,校园禁毒教育已成为学生在第一时间识别危险、抵御诱惑的关键举措。 2 一句誓言背后的成长注脚 活动尾声,学生们起身宣誓,和家长代表在“筑牢防毒墙 护航少年梦”的横幅上签下名字。一声誓言、一笔一画签名背后,是一场场法治教育的深耕细作。 自去年挂牌“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以来,东莞市法学会定期组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队”走进启航学校。这批由法学专家组成的队伍为师生们送上普法教育活动,并参与家校活动,为学生提供法律服务、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也给老师们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案例素材,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东莞法学会具有丰富的法治教育专业资源,在课程建设、人才支持、法治实践等方面都给予我们强有力的支撑。”魏校长说。 “讲好孩子们的‘法治人生课’,是我们市法学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东莞市法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与教育、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等部门协同合作,引入不同领域的法学专家进校园,不断创新普法教育形式和内容,帮助完善课程体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