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
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在北京开幕
会议对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
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东莞市法学会获评
“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也是继2019年以来
东莞市法学会第二次荣膺该称号
据了解,自2011年成立以来,东莞市法学会团结凝聚全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逐渐显现,近年来深度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在全国首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跨区域服务机制”,并相继成立全省首个企业合规法律研究会、涉外法治研究会。
如今,东莞市法学会正嵌入全市“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积极参与综治中心工作,推动成立的63个中立法律服务站(点)已储备500多名值班律师,聘任34名主任律师和10名政法“五老”担任疑难案事件处理专家,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7万余宗,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添砖加瓦;推动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全市627所中小学共配备792名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300多场,覆盖学生达50余万人次,助推实现法治浸润人心的效果;举办的650余场市镇级“双百”活动覆盖相关干部9万余人次,进一步将优质法治服务资源送到领导干部队伍中去。东莞还组织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在2021年中国法学会举办的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经验交流会上,东莞相关经验还作为案例进行了分享。
法治惠民可感可及,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东莞市法学会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中心专家库等5个法学会专家库资源优势,聚焦企业在产权保护、社会信用、监管执法等领域的难点堵点问题,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130余条。同时,组织开展290多场“以法兴企”文化沙龙,累计为8000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供专业法律服务6800余次,参与调解重点案件1300余件,涉案金额约30亿元。
东莞市法学会还活跃在法学研究一线,在全市设立34个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市镇两级聘请207名“首席”专家,多名“首席”专家出任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法律顾问,担任地方立法咨询评估专家和市委政法委特邀执法监督员,对51部法律法规提出立法意见建议400余条,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提供指导性、实用性法律依据。成立5个学科法治研究会,主办和承办了《粤港家事法律衔接研究》课题调研会、大湾区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沙龙等30余场法学前沿理论研究活动,加速推进与港澳的法治交流合作,有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还立足在法治资源、理论研究、法律服务等方面的经验优势,与新疆图木舒克、四川广安、江西吉安、贵州铜仁等对口帮扶城市达成合作意向,形成送法上门、公益助企、乡情警务等一批典型经验做法,推动东莞与多地在法治领域务实协作,以法治力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接下来,东莞市法学会将继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大国家战略、中心工作大局提供高水平、强有力的法治支撑和服务,在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强化资源链接、拓展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法学会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工作有机融合,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奏响法治最强音。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