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一场聚焦电动车安全管理的研讨会在佛山市顺德区法学会基层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吸引了顺德区法学会专家、学者、律师队伍等多方人士的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电动车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全国各地电动车事故频发,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顺德区法学会副会长、基层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连志介绍,本次研讨会计划充分发挥顺德区法学会专家、学者、律师队伍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共同为电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活动上,顺德区法学会基层法治建设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张玉君对近年来电动车火灾事故案例进行了通报。案例以视频方式进行呈现,强烈的视觉冲击深深触动着与会人员。加强电动车安全管理,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4月2日,顺德区法学会基层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举办电动车安全管理研讨会。
随后,在顺德区法学会基层法治建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培晓的主持下,与会人员围绕电动车安全管理现状与挑战展开研讨。与会人员从电动车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交流。
与会人员还围绕电动车登记、停放、充电、消防安全四个方面,提出电动车安全管理建议;以《关于电动车安全行政管理方面的可行性分析》为题,提出了将治理电动车的高度提到与治理酒驾、醉驾或超限超载的高度,多部门全方位全社会治理,从源头到回收,全方位进行监管的观点。
与会人员还分析了电动车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提出立法层面均倡导配套建设符合标准的电动车停放、充电场所、设备设施,但实践中如何进一步予以解决并无配套政策,且缺乏相应的标准,亟须从立法角度出台相应政策予以解决,建议从管理职能部门、治理角度考虑,推动完善电动车安全管理立法和司法解释。
此外,与会人员还围绕电动车安全行政管理、物业管理等措施,就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加强社区电动车安全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
与会人员建言献策。
顺德区委政法委党总支副书记、区法学会秘书长张平方在会议总结中表示,顺德区法学会是法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各会员要充分发挥法律人的优势和作用,从法律层面对社会民生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解决,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服务司法实践以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要不断增强电动车使用安全意识,规范电动车充电和停放使用,不断减少消防安全隐患的产生。
顺德区法学会基层法治建设研究中心将继续关注电动车安全管理问题,以此次研讨成果推动电动车行驶在“法治轨道”上,助力科学构建起电动车全链条协同共治的安全监管体系。
■知多点
顺德区法学会基层法治建设研究中心:
扎根基层 助力法治
顺德区法学会基层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于2023年12月成立,旨在为顺德打造法治宣传队伍,建设法治宣传和法治文化阵地。提升顺德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理论研究,以及为政府提供基层治理的法治建议。
研究中心成员由高校教师、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律师等人员组成,兼顾学术研究和法律实践,充分体现基层法治建设的特点。
中心将在未来三年时间内,广泛建立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村居委、法律服务机构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战略合作并提供研究、咨询服务,建设成为有影响力的基层法治建设智库研究机构;着力打造一支紧密面向基层法治建设研究的特色鲜明的专兼职学术团队;推出一批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建立一支专兼职队伍,为基层法治建设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