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2019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广州地区高等院校专场暨南粤法治报告会第六十八讲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报告会由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主持,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大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苏力作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加强青年学生法治实践教育——为什么家国天下”的报告。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李大胜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领导副校长何传添,以及广州大学城各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了报告会。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师生一千余人参加报告会。
会议现场
报告会上,朱苏力教授以法治的视角,深入浅出阐述历史中国的“家”、“国”和“天下”的历史意义以及现代意义。朱苏力教授认为,“家”“国”“天下”是历史中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三个最基本也最关键的领域,今天我们仍可以从家国天下三个领域来考察当代中国的制度和秩序问题。从家国天下的文化框架里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和今天的世界。历史中国曾涵盖了多种文化,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乱世、革命时有出现,而历代的志士仁人则一次次“从头收拾旧山河”。朱苏力认为,中国古代家国天下的概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轨迹,为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寻求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历史中国的家国天下问题仍然影响着有时甚至可能会规定着当代中国的治理。
梁伟发指出,朱苏力教授围绕主题,从法治的视野,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由小到大、以小见大,由自然人到家、到国、到天下,为我们讲述大学生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使命与担当,内容深刻,意义深远。梁伟发强调,广州大学城是我省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知识分子最集中、最有青春活力的地方,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地领会了苏力教授报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努力掌握“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科学文化知识,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朱苏力
李大胜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是保护公民享有教育权利,保障教育公平的现实要求。全省教育系统要努力达到“三个形成、四个基本实现”的阶段性工作目标,深入推进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省的“双百”活动由省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省教育厅、司法厅和法学会七个部门联合举办,2014年底,我省“双百”活动和广东特色的法治宣传平台“南粤法治报告会”深度融合。截至目前,我省共举办“双百”活动和南粤法治报告会568场,直接听众近35万人次。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