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京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报告会”暨2021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中宣部副部长、全国普法办副主任蒋建国主持。
中央依法治国办副主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就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专题辅导报告,他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两个大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十大关系,进一步加深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自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第一,认清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法治基本原理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基和灵魂,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飞跃和升华。
第二,认清传统法制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关系:习近平法治思想既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又总结升华了我们党百年法治建设探索和全面依法治国新实践。
第三,认清党与法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第四,认清政治与法治的关系:政治决定法治,为法治指明方向;法治服务政治,为政治提供保障。
第五,认清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先导和指引,国家法律是党的政策的固化和保障,自觉维护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第六,认清德治与法治的关系:道德是法治的坚实支撑,法律是道德的有力保障,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要做到法治与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七,认清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相互促进。
第八,认清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必先依规治党,依规治党带动依法治国,推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有机衔接、形成合力。
第九,认清现代化与法治化的关系:现代化是法治化的发展目标,法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十,认清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关系:国内法治是涉外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涉外法治是国内法治的延伸和保障,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中央依法治国办副主任、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全国普法办主任唐一军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精心组织开展好今年“宪法宣传周”作了动员部署。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紧扣主题主线,抓住“三个关键”,突出“三个重点”,创新方式方法,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奋力谱写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
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和河北、浙江、四川省司法厅负责同志发言。司法部副部长、全国普法办副主任刘炤出席启动仪式,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中央政法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2021年“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牵头单位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司法部机关各厅(局)和在京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启动仪式。
广东省司法厅设分会场,省司法厅领导班子成员,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驻厅纪检组、厅机关各处室(局)及直属各单位相关负责同志;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委网信办、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总工会、省工商联、广州市司法局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广东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