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法治报告会

专家网络访谈
问题一: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基本治国方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想领导干部实际上是有多重身份了,首先他自己要遵守法律,任何的行为要符合法律的底线。另一方面,作为领导干部,他可能肩负着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职责,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是要依法来履行他的职责,来行使权力,应该说他还负有制度创新方面的使命,所以应该要有非常突出的作用,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别的领导干部,他可能发挥的作用就更大。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从法律制度的建设、运行还是保障,因为每个领导所在的岗位不一样,但是在推进法治的过程中同样都有非常重大的责任。
问题二:您认为目前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面临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首先是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一种认同和养成,要在内心真正地去对法治道路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就是一种认同感。法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社会多元共治的一套法律技术,这种认同感可能会来指导他的行动,可以说法治思维它更多是一种思维层面。法治方式是外化为一种行动,首先取决于你对法治的认识,包括法治思维的养成,因为我们传统是伦理思维比较发达,比如命令服从、互相关照等。但是法治思维和伦理思维是有区别的,法治思维至少是要强调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思维,换句话说,你做任何事情可能要有依据,要有法律规则的底线,你在做任何行为的时候要有一种规则的意识,就是证据的意识、规则的意识、程序的意识、人权保障的意识,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基础的。这种思维的养成也是跟你长期的一种训练有关,包括学习、实践,这个过程中还是需要不断地培养和提升的。
虽然我们有法学教育,但是接受法学教育毕竟是少数人,而且法学教育也不意味着法学思维就已经完全形成,光有思维不够,还有怎么操作。第二个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自身法治建设还不是很完善,比如说我们的规则体系有不同步的问题,像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了,但是我们的法律还没跟上,这个过程当中发生了问题应如何解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在适用法律上经常就面临着一套是政策一套是法律,而且这两个之间不完全一致的时候,你到底是服从政策还是服从法律,这就需要很高的一种法的精神来统领。
问题三:您认为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养成和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首先就是学习,你要有法治思维,你要懂法律规则,这个学习,严格地讲,这种训练它是需要有一个系统的过程。我们倡导在大学教育里更多地开放一些法治课程,让每一个对法律感兴趣,或者将来有志于要从事领导岗位的,都是要在年轻的时候对法的东西有所了解,逐渐地养成遇到任何问题、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可能要有这种规则意识。作为领导干部,他可能更需要有一种法律职业人的技术能力。有些领导干部是学法律出身,他面对复杂的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分析,会运用价值排序做到更加均衡、更加有整体感。法治思维它不会在你不懂法的情况下就自然去有法治思维,它一定是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领悟。作为一种技术应用,你肯定要对它的基础知识、实践技能都要了解,所以学习,无论是正规的院校学习,还是业余的一种自主学习,都是获得这种知识、法治对它的这样一种意识的重要指导。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他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方方面面,需要法律顾问、政府律师的协助。因为顾问毕竟他有他的世界,不是特别重大的问题我们一般也不会去找顾问,政府律师这个可以推进,更多地来参与政府的工作,但是我觉得对领导干部来讲,他可能更信任的是他身边的人,因此可以建立法律助手制度。这个制度对助手的挑选也比较严格,他应该是非常具有职业精神的,而且技术能力很强。领导干部要有法治思维,一遇到问题我要依法办事,这个法制行为模式可能是靠助手来帮我提供,但是我最后有拍板权,这个过程中的依据要搞清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访谈预告访谈预告

2018年5月23日“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云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场暨南粤法治报告会第四十六讲将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薛刚凌作题为“当前背景下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专题报告。届时广东省法学会联合南方新闻网将对薛刚凌教授进行个人视频专访,敬请关注访谈内容!

问题征集问题征集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   协办:南方新闻网

本网站由广东省法学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粤ICP备14021469号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

备案号:粤ICP备140214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