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法学会会长 梁伟发
中国法学会张苏军副会长,与会的专家、朋友们:
自2015 年12 月以来,在中国法学会、省委政法委及省港澳办、省台办大力支持下,由澳门大学法学院、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在澳门承办第一届“粤港澳台法学研讨会”,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在此,我谨代表广东省法学会,对本届研讨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今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40 年来,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为中国改革破局开路,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广东奇迹。广东省GDP2017 年达 89,879.23 亿元,连续 29 年保持全国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315.21 亿元,连续 27 年居全国第一。2017 年,进出口总额 10094 亿美元,占全国 1/4, 连续 31 年全国第一。实际利用外资 4748.1 亿美元、居全国第一。全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量超过 1000 万户,居全国首位。全省科技研发经费支出超过 2300 亿元,居全国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3 万家,居全国第一。特别是区域创新综合能力 2017 年跃居全国第一。有效发明专利量、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及专利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广东以外向带动促进发展,共交国际友城 175 对,朋友如云遍及五大洲 61 个国家,世界 500 强企业有 400多家在粤投资,广东有 11 家企业挤进世界 500 强。以上列数的全国第一,仅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 就的一个缩影。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 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广东既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 ‘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 窗口’。”明确了广东在全国改革一盘棋中的战略地位和 重要作用。今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再赴广东考察调研, 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国要坚定沿着改 革开放之路走下去,向更深更广的领域不断开拓的坚定决 心。并提出广东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在更高水平上扩 大开放,协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抓紧抓实办好。站 在改革再出发的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奋力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要充分把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契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 设作为广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在更 高水平上深化与港澳合作,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 一流湾区,成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和重要支撑点。因此,我们粤港澳大湾区法学研讨会应该做到:
第一,要进一步深化对大湾区法学研讨重要意义的认 识。去年 7 月 1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粤港澳三地 政府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是我们粤港澳三地的共同任务。中央提出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 界级城市群,这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包括法规和体制机制 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科技和金融合作;教育、医疗、文化和生态建设等等,我们三地的法学法律界人士, 要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深化交流合作,积极投身粤港澳 大湾区的法治建设,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大湾区法学理论研究。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主要功能和重点工程,结合三地法治特点和法治建设发展发展趋势,研究如何消化吸收国际国内前沿法治理论优秀成果,拥抱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构建与国际一流湾区水平相适应的大湾区现代化法治体系; 研究如何建立健全大湾区法治合作体制机制,增强协同协调性,提升大湾区整体法治水平;研究如何加强三地法治学术、教育、文化、人员交流,构建相应的平台和工作机制,增进三地居民对大湾区法治体系的支持。
第三,要进一步提高大湾区法治合作的效率。要突出重点加强大湾区法治学术交流。要抓好涉大湾区的刑事案件、经济纠纷、知识产权和环保,税务等重点问题,积极与港澳法学法律学术团体建立交流机制,推动三地法学团体和学者专家开展专题研讨,提出针对性强的建议措施, 尤其要用好我们粤港澳台法学研讨会和港澳基本法学研究会、港澳台法学研讨会年会的平台,开好明年在澳门召开的研讨会,促进更加广泛的交流与研讨。要积极推动加强粤港澳三地立法、执法、司法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推动解决执行难问题,提高法治效率。
祝本届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专家、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我们明年在澳门见!
谢谢大家!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