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法学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2015年,我们天河区法学会顺应依法治国大趋势,利用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法律服务机构云集的优势,广泛整合资料,网络人才,融合法治实践,开展实务研究,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主要做法是:
一、整合法治资源,打造人才“智库”
一是试行机构内设。克服机构、人员、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以市法学会天河分会的形式先成立,第一届理事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16名,会长由区委政法委书记担任,秘书处设在区委政法委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区委政法委负责管理,由区财政保障年度专项经费30万元,做到有钱干事,有人干活,管理灵活,运转协调。二是打造人才智库。通过理论研讨、合作研究、考察互访等方式广泛求贤网才,加强与高校、律所、社会各界法律人士的联系,主动增进了解,争取支持,发展会员,壮大队伍。目前法学会有会员220名,凝聚了一大批政治思想坚定,业务能力强,学术造诣深厚的法律骨干,为“法治天河”打造人才“智库”。三是定位服务天河。先后到中国法学会、省、市法学会汇报工作,寻求业务指导。同时,瞄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认真学习研究法学领域和法律实践中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深耕学术研究、法律宣传和法治实践,培植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社会土壤。
二、推动务实研究,融合法治实践
一是寓问题于研究,以研究促实践。坚持“立足天河、研究天河、服务天河”,紧紧围绕新型城市化发展、“法治天河”和“平安天河”建设等现实问题,组织开展学术研究,牵头成立《广州天河区律师业发展蓝皮书(1985-2015)》课题组,编辑整理了广州市首份区域律师业务发展蓝皮书。开展《新形势下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专项调研,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成立课题组组织撰写了《律师广泛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基础》、《论新型城镇化道路与民主协商》、《新常态下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相结合的纠纷解决机制》等多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现实指导意义的调研文章。二是以法治为引领,以服务惠民生。探索共建街道法律服务站,动员会员单位的律师事务所与兴华街、车陂街签订共建协议,在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设立法律服务站,以固定时间现场服务与特约时间上门服务相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试点开展矛盾纠纷“三所”联调,由基层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牵头,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协同开展联调特色服务,发挥律所立场中立、专业性强的优势,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兴华街试点后成功调处各类纠纷233起,车陂街的法律服务进社区及通过“对对碰”解决矛盾纠纷,实现了法学会、街道和律所的三方共建,大力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三是搭建宣传载体,营造法治氛围。创办《平安天河》季刊、《天河法学通讯》,开通并实名认证了“@正义天河”、@广州天河公安“等官方微博,总粉丝量超过1万,实名认证微博的@正义天河被评为全国十大政法委微博。通过新闻媒体、网络、文化活动等平台,搭建起法制宣传的”空中桥梁“,努力构建大数据时代的全媒体和立体化信息传播格局。四是强化实务功能,推动法治实践。组织律师所下基层,法学法律工作者进社区,向群众输送法律资源,提供法律援助,与司法局共同推行”一村居一律师“,开展”法律服务与平安宣传“社区咨询日活动等,把法治意识和观念逐步熔铸到群众的头脑之中。
三、加强自身建设,创新提升服务
一是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制定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工作制度、议事规则,定期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法学会的重大事项;出台了《天河区促进法学研究和奖励优秀法学人才暂行办法》;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深所地、校地合作交流;把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作为法学会一项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努力打造一支与天河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学法律专业人才队伍。二是搭建会员参与平台,开展合作编印专刊、举办学术研讨会、组织推荐参加学术活动等,积极“走出去”,加强与法学界的沟通合作,参加第十期法治广东论坛等学术活动,促进学术研究和交流;定期开展“天河法学论坛”,打造区内法学法律交流圈,推出网络法律研讨活动,与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合作搭建法学会员基地,举办青年法学沙龙,更好地团结法治理论骨干队伍,搭建会员学习交流载体。还成功联合举办“平安·天河”摄影书画作品展、“综治平安宣传进千家万户”、“百福进百家”等主体文化活动。三是创新法治服务模式。积极探索与高校、律师事务所联合,在有代表性的街道成立法治研究示范点,促进学术研究与基层实际工作相结合,培植法治文化氛围。成立广州首个城区基层矛盾调处机构——天河区调解中心,设立诉前联调工作室、人民调解专家库,将区内法律资源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逐渐形成“主动介入”、“联合调处”、“诉前引导”和“案件速裁”四项工作模式,有效实现了矛盾多元化解在基层,切实发挥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维护了天河的长治久安。民调解专家库,将区内法律资源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逐渐形成“主动介入”、“联合调处”、“诉前引导”和“案件速裁”四项工作模式,有效实现了矛盾多元化解在基层,切实发挥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维护了天河的长治久安。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