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惠州市法学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政法委的直接管理下,在省法学会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围绕高标准建设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之家,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中心任务,理顺领导管理体制,圆满完成换届工作,逐步壮大会员队伍,全面加强市、县(区)法学会组织建设,迅速打开了工作新局面。
一、顺利完成法学会班子换届工作,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强了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了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市法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任期至2014年6月届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学会换届工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有关问题,市委书记陈奕威、市长麦教猛要求市法学会以这次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中国法学会章程规定和市委、市政府会议有关精神,我市成立了由李达文任组长、杨美林(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一届法学会会长)任副组长、由市委政法委和市司法局有关人员组成的专门工作小组,研究市法学会换届和理顺管理体制等问题,并做好筹划准备工作。我们坚持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对法学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和团结法学、法律工作者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原则,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酝酿提出了第二届理事会领导、构成人员等6个相关草案。其中拟由市委领导李达文担任法学会会长的问题,还按照干部管理有关规定逐级报市委常委会、省委组织部审核批准。2014年6月27日,市法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如期举行,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理顺了领导管理关系。新一届法学会设在市委政法委,李达文同志任会长,政法委专职副书记、秘书长李学磊同志任常务副会长,市委防范处理邪教办副主任丘可明任副会长兼秘书长。新一届理事会由40名理事组成,其中常务理事24名,会长1名,副会长14名(含常务副会长1名、秘书长1名),并聘请有关领导、老领导16人为名誉会长。
二、推动县(区)成立法学会,完善法学会组织架构,进一步发展壮大会员队伍。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繁荣基层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县、依法治区工作,市法学会把推动各县(区)成立法学会问题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并作为推进我市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李达文会长亲自研究加强县(区)法学会建设的具体措施,并从分管的政法经费中专门列支35万元分拨到各县(区)委政法委,专项支持法学会的筹建工作,为县(区)法学会的成立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市法学会专门下发通知,明确成立县(区)法学会的有关精神和重要意义,就相关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等具体问题提出要求,还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组织工作组到各地现场办公、协调理顺有关问题等方式,全方位加强指导帮助,有力推动各县(区)筹建法学会的工作快速有效运作。经多方努力,至2014年11月,全市7个县(区)法学会顺利成立,各县(区)法学会设在当地党委政法委,由当地党委政法委书记任会长。至此,我市法学会组织架构已趋于完善,会员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目前,我市市、县(区)两级法学会会员已达1480名。
三、组织开展主题研讨、专场报告等活动,编辑出版刊物,推动全市法学研究交流发展繁荣。市法学会坚持把繁荣法学研究、推动学术交流摆在突出位置,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一是组织举办审判实务研讨活动。2014年8月28日,市法学会与法官协会、律师协会联合主办了惠州市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第四届实务研讨会。研讨会以“强化审判工作管理,健全公平正义建设”为主题,对司法审判工作在维护公平正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研讨会共征集到相关论文82篇,评选了一批优秀论文。二是邀请国内著名法学专家座谈交流。市法学会先后邀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著名法学专家学者,举办了民商事疑难案例研究座谈、宪法的基层实践研讨会和民法沙龙活动,就我市司法审判实践和“法制副主任”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三是举办“双百”惠州专场法学报告会。2014年8月29日,市法学会邀请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王成,围绕“法制建设与司法体制改革”主题在我市举行专场报告会,深入阐释司法体制改革与建设法治中国的思路和举措,全市政法系统、律师协会、仲裁委等部门8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四是加强《惠州法学》的编发工作,深耕法学研究阵地。市法学会进一步发挥宣传和学术研究功能,加快了学会期刊的编发工作,先后编印了《惠州市法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会刊》1本、《惠州法学》期刊3本,刊发了一批我市法学、法律工作者撰写的、较高质量的实践探究和学术研究文章,供全体会员及相关部门参阅交流,反响良好。五是组织宪法基层实践研讨会。2014年12月1日,市法学会联合法制日报社、市司法局主办了的“惠州市宪法基层实践研讨会”,研讨会围绕“惠州市村(居)委'法制副主任'制度的乡土实践”为主题开展了理论和实务研讨活动,来自国家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副司长李志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茂林、中山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行政法研究会会长刘恒等知名专家学者和领导参加了研讨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六是积极参与组织系列法制宣传活动,迎接首个“宪法日”的到来。去年12月初,为迎接首个“宪法日”的到来,市法学会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委防范办、市普法办等单位在滨江公园举办了多场法律咨询活动,开展以“中国梦·法制美”为主题的法制宣传图片展览,举办了多场次的法制文艺演出活动,其中首场法制文艺汇演邀请了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取得很好的法制宣传效果。
四、落实学会机构人员编制和办公场所,奠定了长期发展的基础。市法学会以换届和理顺领导管理机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会机关自身建设,着力解决之前法学会没有专门机构编制和工作人员的问题。省政协副主席、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到我市调研期间,特别关心过问我市法学会机构和人员编制落实情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法学会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陈奕威书记、麦教猛市长专门作出重要批示。经积极争取,市委常委会、市编委最终研究同意市法学会内设正科级建制的办公室,安排行政编制3名。市法学会还专门落实了学会办公场所建设问题,对办公室进行了适当装修,购置配齐了必要的办公设施。学会新的办公场所设在惠州市惠城区长寿路23号,设有会议室、学术沙龙、资料室等场所。市法学会机关的自身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之家的硬件已经完备,市法学会的工作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五、组建法学会法律专家团队,提升法学研究和法律服务水平。适应全面建设法治惠州的要求,为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市法学会组建了自己的法律专家团队,首批团队成员23人,主要来自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律师、仲裁和高校系统等单位。团队成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严格审核,具有可靠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法学、法律水平、有志于法律志愿服务的专家学者。2014年12月10日,市法学会组织召开首届专家团成员座谈会,李达文会长等学会领导与来自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惠州学院、市仲裁委和全市律师事务所的23名首批专家团成员一起共同商讨法学会发展规划,各位法学、法律专家纷纷为市法学会的工作建言献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综合考虑法律专家团队的职能定位,要重点发挥好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作用:一是为党委、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决策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支持;二是为市委政法委落实党管政法职能,统筹全市政法综治维稳和反邪教工作提供法律指导;三是为市法学会定期开办“法治在线”网络栏目、举行法律讲座、开展法律咨询等法律惠民活动提供专家人才支撑;四是为市法学会组织法学研讨交流、进行优秀论文评选、编发《惠州法学》内部刊物等相关工作提供具体帮助。
六、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承办全省法学会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等系列活动。按照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的部署要求,市法学会主动承办“全省法学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市法学会积极主动向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为承办全省座谈会提供组织保障。协调发动市委政法委的主要力量,积极做好会务接待、后勤保障、会议召开等各项工作。2014年11月25日,座谈会顺利召开,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省政协副主席、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市委副书记陈训廷同志代表惠州市委、市政府作会议致辞,省法学会和全省各地市法学会领导参加座谈发言。李达文会长在主题发言中积极宣传法学会发展建设的“惠州经验”和“惠州模式”,受到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的充分肯定。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