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佛山市南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南海区人民法院(下称“南海法院”)关于诉前调解工作情况的报告。该报告显示,自2019年6月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成立以来,南海法院落实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诉讼前端提供以解纷、育才、智治为核心的一流司法延伸服务,推动共建南海“一站式”诉源治理新阵地,服务保障南海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7月,4年来,南海诉前和解中心指导相关解纷主体就地化解纠纷71830件,诉前成功化解已起诉纠纷22216件,为当事人节省了超过1000万元诉讼费,南海法院2023年1月—7月民事一审收案数同比下降8.4%。
党委引领▶▷
共建“一站式”诉源治理阵地
2019年6月,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下称“和解中心”)挂牌成立。在佛山市委、市政府和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坚强指导,及南海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解中心在5个镇街设立定点诉前和解工作室,联动区、镇、村力量,形成三级联动的诉前和解工作网络。目前,和解中心已依托派出所建成一批“24小时不打烊”解纷平台、与创造熟人社区相结合建立“和事佬工作室”、在丹灶镇东联社区打造佛山首个诉源治理工作室等,切实打通纠纷化解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南海法院推动建立“法院+”联动模式,主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等社会主体,建立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劳动人事争议、金融纠纷、医疗纠纷、消费纠纷、涉税争议、社会保险费征缴、不动产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9个一体化处理平台,落成覆盖全区的40多个调解点,织密诉前调解网络,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专业化、精准化、高效化。
强基固本▶▷
夯实“和事佬”纠纷化解力量
据介绍,和解中心已聘任专职调解员40名,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行业精英等特邀调解员78名,覆盖道交、医疗、金融、住房与建筑、涉外、消费、中小企业等7个主要行业领域。将南海区各村居共413个调解组织、632名调解员纳入调解管理平台,充实诉前和解队伍。制定并实施调解员考核、奖励制度,对调解率高、表现优异的调解员进行激励,有效提升调解队伍工作积极性。
为夯实解纷力量,南海法院将38名员额法官、59名书记员与调解员分组结对,成立10个调解速裁组,做实调解指导。同时,开展跟班孵化,协助同德社区建立“和事佬调解工作室”,将居民代表、楼长纳入调解员队伍,培育出13名社区“和事佬”。通过设立“南海和风大讲堂”搭建研讨平台,邀请大学教授、调解专家面向全区进行授课,不断提升诉前调解队伍专业能力。
创新机制▶▷
开展“全链条”多元解纷服务
和解中心的工作成效不仅体现在和解案件数,还包括前端的调解指导和后期的速裁增效。为此,南海法院大力推行“三段解纷”工作机制。在前端,通过共建区镇村三级网络以及一体化解纷平台过滤一些轻微纠纷,截至今年7月共指导相关解纷主体就地化解纠纷71830件;在诉前,将起诉至法院的纠纷先行导入和解中心,由法官指导调解员促成双方和解,在纠纷进入诉讼前进行二次过滤,截至今年7月和解成功纠纷22216件;在后期,对诉前和解不成的纠纷,及时导入立案程序,就地开展速裁快审,为审判提速增效,截至今年7月,南海法院适用速裁方式办结民事案件47200件,占同期民事案件结案总数的33.9%。
为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工作,南海法院同步推动诉前和解向化解执行案件、化解信访案件延伸。在和解中心设立执前督促中心,采取财产查控措施的同时,同步督促被申请人履行义务或组织双方和解,督促到位金额达3862万元,为当事人节省执行成本97万元。协助起草南海区诉源治理和打击无理缠访闹访“一头一尾”工作方案,探索实施信访社会化调解机制,通过高质量诉前和解,减少了后续一审、二审、再审、执行及信访纠纷。
智慧赋能▶▷
深化“大数据”源头治理成效
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审判执行业务结合日益加深,南海法院积极应用智慧法院成果并延伸至诉前和解阶段,使公平正义更快更好实现。建立“数字机器人中心”,将AI技术和数字化劳动力应用在多元解纷场景,该项目获第五届“中国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战赛三等奖、2023年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自主研发了“南海区诉源治理态势感知平台(1.0)”,对前端治理、诉前和解、调解质效和案件分流进行分析,打通“数据孤岛”。另外,依托城市大脑部署远程调解和司法确认系统,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调解矛盾纠纷。
近年来,南海法院高度重视司法大数据在诉前和解的深度应用,充分利用诉前和解丰富的案例资源,努力实现办理一件、化解一片的社会效果,以“数助决策”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南海法院依托和解中心加强“数助决策”工作,与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合作,定期向区委报送辖区经济社会运行风险提示,先后发布道交纠纷和诉前和解工作白皮书,相关工作得到领导批示40余次,涉业主委员会纠纷决策参考得到时任最高法主要领导同志的肯定性批示。
南海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万选才表示,下一步,南海法院将以建设一流的司法延伸服务为抓手,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大诉前和解端的投入,共建“一站式”诉源治理新阵地,将诉前和解中心建设为“研学用”的诉源治理孵化器,通过加强与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完善调解员选拔聘用机制,培育调解工作品牌,加强与调解组织、公证、仲裁等非诉解纷主体的联动等措施,以研出新、以学促干、以用为本,助力打造南海好“枫”景,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法治服务和保障。
■链接
南海诉源治理
成绩单
在各界力量的支持下,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正在成为全区诉源治理的新阵地,成为南海群众解纷的新选择,成为司法提质增效的新动力,成效凸显。
1.和解中心平台持续扩大。通过和解中心的枢纽作用,一站式、一体化解纷平台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行业协会、行政主管部门加入进来。今年1月至7月,和解中心在诉前成功和解已起诉的纠纷4934件,预计全年可成功和解纠纷超过8000件,和解成功数后期有望进一步提升。
2.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全区诉源治理资源进一步下沉到下属镇街、村居社区和群众身边,和解中心成立以来,为当事人节省了超过1000万元的诉讼费用,切实减轻了群众的诉讼负担。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和诉前和解中心的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在诉前即可享受到优质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南海法院先后获评“广东省诉讼服务示范窗口”“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今年以来和解中心收到群众送来锦旗13面,和解中心正在成为群众化解纠纷不可或缺的重要选择。
3.司法审判质效持续优化。在和解中心的加持下,南海法院诉讼收案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今年1月至7月民事一审收案数同比下降8.4%。通过前端分流,全院民商事案件平均结案周期从2019年的105天下降到2022年的72天,结收比连续四年超过100%,一审判决案件发改率从2021年的3.7%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2%,诉服考核位列全省法院第一。
4.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和解中心相关工作多次获新华社、《人民法院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南海多元解纷工作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宣传。2020年以来,和解中心共接待省级以上单位调研参观42次,南海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诉源治理的工作理念、工作做法被广泛推广。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