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检察机关聚焦诉源治理的前端、中端、末端,推动矛盾纠纷化解。
抓前端,服务关口前移
依托12309检察服务平台运作,“一盘棋”推进。全市检察机关全面推进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打造“网上检察院”“掌上检察院”,坚持做到“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让人民群众诉求指尖可办、键盘可解。
依托检察联络室,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推动矛盾“化早化小”,县区检察院与镇政府签订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共建协议,创建检察联络室,开展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督办,定期为基层群众提供检察服务,打造接访、调解为一体的“乡镇版”检察服务中心,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解决。
压实院领导包案办理责任。坚持“谁包案、谁负责”的原则,做到包阅卷、包审查、包督办、包结案、包化解,把包案制度落到实处,发挥领导表率、示范引领作用。
组建检察志愿队伍,检力下沉。市检察院组织十余名青年干警及员额检察官,定期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排查矛盾、化解纠纷等基层服务工作,有效结合专业知识为群众答疑解惑,以优质的检察服务积极回馈群众期盼。
抓中端,促进案结事了
坚持当宽则宽、该严则严,严格依法适用逮捕羁押强制措施。做好“不起诉+”文章,在依法作出不起诉处理的同时,通过发出检察意见,将行为责任人移送行政机关等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处分。积极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作用,认罪认罚有利于双方当事人达成赔偿、和解,促进矛盾化解、消弥对抗、修复损害,为真诚认罪认罚的犯罪行为人架起回归社会的“桥梁”,避免产生更多的衍生案件及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对争议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核实,听取听证员、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建议,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促进矛盾实质性化解,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抓末端,加强诉后治理
制发检察建议。市检察院抓源治本,通过研究个案背后的多发性、深层次治理难题,运用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同类问题解决,从源头化解、防范矛盾纠纷。建立健全多元救济机制。为农村贫困户、未成年人、残疾人、困难妇女等困难群体纾困解难,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司法救助与社会治理的融合互动。加强普法宣传。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宣传等方式,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禁毒防毒、防诈骗等专题普法宣传活动,提升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