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五”普法征程中,深圳市福田区紧扣时代脉搏与中心城区发展特质,摒弃“大水漫灌”式宣传,锐意探索制度化筑基、精准化施策、专业化赋能、场景化浸润的普法路径。通过体系构建、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从“软任务”向“硬机制”转变,从“被动接收”向“主动参与”升级,持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厚植法治沃土,为深圳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市贡献“福田样本”。
握紧“制度引擎”指挥棒,构建普法长效新机制
顶层设计定方向。福田区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区中心工作统筹推进,推动法治宣传工作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2022年,福田区委、区政府转发《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细化30项重点任务,形成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施工图”。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年度重点,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与社会发展,推动普法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形成法治建设合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共治共享提供稳定法治底座。
会议现场。通讯员供图
瞄准“精准分众”关键靶,擘画立体化普法新图景
“关键少数”带头学法引领法治风尚。坚持“思想铸魂—场景实训—刚性考评”三位一体干部学法用法机制,推动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全面提升。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区委党校将其纳入公务员培训必修内容,分层分类强化政治引领与理论武装。创新“庭审旁听+以案释法”融合教学,常态化组织旁听行政诉讼案件,法官现场释法析理,推动学法融入决策、执行、监督全流程。严格执行“提任必考、年度统考、全员优考”,连续多年实现参考率与优秀率双100%,真正将法治素养作为干部选拔重要标尺。
青少年普法品牌走向全国。深圳市司法局统筹指导、福田区司法局牵头编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全国首份市级青少年普法地方标准《青少年普法工作指南》。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团区委持续深化全国知名青少年普法品牌“新雨计划”,创新六大模式,授课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超2000所中小学,入选深圳市报送中央依法治国办首批可复制推广经验,获省委依法治省办全省推广,并荣获“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中国律师公益典型案例”等荣誉。打造“一班一员”校外法治辅导员项目,获评“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3年十佳公益项目”。
此外,区司法局联合区委统战部、区总工会通过“小手拉大手”亲子研学、“湾区少年·与法同行”等活动,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为培养新时代湾区建设者注入法治动能;福田街道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青少年法治文化节、青少年“模拟法庭”、福田区“法治文化杯”青少年书画创作大赛等活动,深化青少年群体法治意识;梅林街道选拔培育20名青少年学生作为禁毒志愿小讲师,通过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和基地参访等方式,打造专业化青少年禁毒宣教队伍。
企业群众普法服务双线并进。面向企业,区司法局联合区工商联,构建以“福田区民营经济基层解纷中心、10个街道商会分中心、辐射N家民营企业”为架构的多层次解纷体系,集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企业合规建设等服务于一体。在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联合区司法局、华强北街道共同建设“一站两中心”涉外公益法律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以法兴企”专项普法活动。华富街道深化“执法+普法”融合实践,狠抓物业公司、大型商管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通过约谈警示、责令整改等方式强化普法教育;园岭街道修订行政执法规范化指引,要求在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执法行动中同步开展普法宣传;沙头街道“预先普法、主动指导”,稳妥开展门店划线外摆及疏导摊贩经营工作。全区各部门定期组织专题宣讲、法治体检、政策解读等活动,推动法治成为企业发展的“护身符”和“助推器”。
面向群众,将宪法与民法典宣传作为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核心任务,依托“民法典宣传月”和“宪法宣传周”两大节点,全区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普法活动。通过“互联网+普法”常态化开展菜单式普法、云问答等,年均活动超300场,显著提升市民法律认知和应用能力。发布《外国人来深就业创业法律指南》,为国际人才提供全周期法律指引,助力安居乐业、融入发展。将“民意速办”平台作为精准普法的“金钥匙”和检验成效的“试金石”,在解决群众所忧所盼中,融入案例解析、法条阐释,实现“解决一个诉求,普及一类法律”。
普法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聚势“人才方阵”生力军,织就协同型共治新网络
“民生律师团”赋能基层治理。组织辖区51家律所与10个街道、92个社区党建结对,组建“民生律师团”,开展“点单式”普法直播、企业“法治体检”等“普法八进”活动近500场,惠及群众3.1万人次。公益律师团队与社区骨干形成“专业支撑+末梢触达”合力,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资源精准下沉、服务高效直达。
普法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法律明白人”扎根一线。全区培育414名“社区法律明白人”,深度参与普法宣传、矛盾调解与民意收集。福保街道李丽芳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在全国示范培训班分享经验,获司法部肯定。莲花街道创新“法律明白人+网格员”结对机制,年均处置民情诉求超8000件,实现纠纷“家门口”化解;香蜜湖街道打造“点单式、互动式”普法工作室,服务群众2500余人、企业80家。“法律明白人”已成为基层依法治理不可或缺的法治生力军,生动诠释“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共治理念。
凝铸“文化生态”融合链,涵育浸润式普法新气象
提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质量。累计建成3个全国、1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4个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1个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9个市级法治宣传教育星级基地,并发布全市首个区级法治文化阵地名录。打造117个社区、商圈、公园普法“微阵地”,构建全域覆盖、互联互通的“一公里半径普法圈”,推动法治文化融入城市肌理与日常生活。
“IP”活化,破圈传播。坚持“内容为王、用户为本、平台为桥”,全区各部门推出动漫、文创及百余场互动活动,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福保街道线上设立“福宝宝客服”团队,提供智能咨询与预约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触达。南园街道精选真实案件,联动多方共创《南园一家人》8集普法短剧,超6万人次观看,获“学习强国”专版刊登,以本土化叙事讲好“身边法”。
“AI”赋能,智启未来。推出“福田法务掌中宝”小程序,集成AI技术实现24小时法律咨询实问实答,累计用户约3万人次;推出普法数字形象,以亲和交互传递法治理念,无缝链接全天“不打烊”法律服务,让智能咨询无感触达。区妇联打造全省首个妇联维权语音交互AI“福姐姐”,为妇女群体提供专属法律守护;“福田未保在线”公众号引入AI问答,构建未成年人法治屏障。科技赋能使法律服务从“窗口排队”迈向“指尖秒达”。
精品迭出,生动全域。聚力打造法治文艺创作高地,涌现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精品力作。区法院《田小福学法记》系列视频荣获2023年广东省法治文化活动“文化兴国运 法治护发展”法治动漫微视频评选大赛优秀奖;区检察院《落空的离婚“夺财”诉讼梦》获评中央政法委举办的第七届平安中国“三微”大赛微动漫与MV类二等奖,条漫作品《一张书桌的自白》被广东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检察机关“新媒体优秀作品奖”。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暖阳护苗 正气追光’未成年人保护普法小视频”获评第六届广东省法治动漫微视频评选活动铜奖,区司法局“定分止争皮影戏-民法典普法小视频”获优秀奖。以“小切口”讲述“大主题”,在润物无声中增强全社会法治认同,彰显法治文艺先锋担当。
迈向更深邃的法治文明新境界
从制度建设到精准服务,从专业力量到科技赋能,福田区正以系统化思维重构普法生态。下一步,福田区将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深化重点领域普法、优化分众机制、拓展智能场景、厚植法治文化,推动法治理念真正融入城市血脉、走进群众心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创新的实践,奋力书写新时代全民普法的“精彩答卷”,贡献更具引领性、示范性的“福田智慧”与“福田力量”。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