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群众诉求一地办,部门联调解纠纷”……近日,一场全方位、多角度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宣传推广活动在惠州市火热开展,横跨东江的鹅城大桥用光影编织的宣传标语、主要商圈户外大屏滚动播放的宣传视频、各公交站台张贴的宣传海报,吸引了许多过往群众驻足观看,有效推动“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 综治中心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惠州市不断完善“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广东省率先完成市级和7个县(区)、76个镇(街)综治中心全覆盖建设、实体化运作,着力推动群众各类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做到群众心坎上。 2024年,惠州全市各级综治中心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69万件,市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连续9年平安广东建设考评优秀,是广东省唯一获授“二星平安鼎”的地级市,为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强有力支撑。 高位统筹,“五有五化”高标准锻造解纷枢纽 在惠城区新联路7号,一栋六层大楼外悬挂着醒目标识——惠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走进该综治中心,一楼接待大厅宽敞明亮,法律咨询、综合业务、信访受理、劳动监察、仲裁立案、工伤认定6个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墙上的办理流程、服务内容清晰明了,导引台工作人员主动热情地询问来访群众办事需求,并指引群众分类取号,等候窗口办理。二楼划分为指挥调度区和多元化解区,建立了监控研判室、矛盾纠纷调处室、“仲裁庭+行政复议庭+法庭”三庭合一室等10余间功能室,依托18个入驻部门等人员力量,实现有效运作。 这是惠州市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和“场所设置规范化、部门入驻规范化、运行机制规范化、督办落实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规范化”的“五个规范化”要求,整合优化社会治理资源,推进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缩影。 记者了解到,为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惠州市、县(区)、镇(街)党委将该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委成立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专班,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强化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县(区)、镇(街)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人财物保障。 在上下共同努力下,惠州全市84个综治中心均已实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运转”跃升。其中,惠州市综治中心于2023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设有指挥调度大厅及综合办公室、研判督办室等。市委政法委及11家市直单位业务骨干进驻办公,主要发挥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分析研判、督办落实的职能作用。 惠州市7个县(区)、76个镇(街)综治中心突出实战效能,充分利用原有的行政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及信访接待场所等群众熟悉、交通便利、辐射能力强的地点进行升级改造,均已落实统一挂牌标识。 其科学设置引导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等功能区域,建立健全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采取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人社及信访等6个部门力量常驻,民政、住建、自然资源等11个部门和群团组织力量根据实际情况轮驻,律师、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随驻方式,实现群众“进一扇门,解诸般事”。 机制优化,多方协同高效定分止争 2024年5月,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综治中心上报一起因某公司拖欠工人工资引发的劳资纠纷,请求县综治中心协调解决。接报后,县综治中心经分析研判,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确定由县人社部门牵头,会同长宁镇综治中心、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办理,组织企业和工人代表进行调解。最终,经过耐心释法说理及心理疏导,企业和工人双方达成和解。在多部门督促下,该企业已筹集资金逐步支付工人工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这起涉案金额较大的群体性纠纷能够依法高效解决,得益于一套完善且高效的机制。 “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矛盾纠纷,前提是明确职责、规范运行,关键在于优化流程、加强衔接。”惠州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各级综治中心建成后,惠州把工作重心转到进一步“优机制、建队伍、强治理”,推动形成“综治中心负责程序性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性解决”的工作格局。 一方面,惠州市委政法委积极建章立制,联合11个部门出台与综治中心协同对接工作指引,明确各级综治中心、入驻职能部门的职能分工、工作流程,完善“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闭环管理”的工作机制,并确保高效顺畅运行。另一方面,该市积极构建三级综治中心上下联动、部门横向衔接工作体系,健全“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形成全市各类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同时,各综治中心实行督办落实机制,根据不同矛盾纠纷类型,严控办理时限和设置督办工作节点,对办理异常问题及时向职能部门提醒、督促、催办,有效解决“程序空转”问题。 风险研判、应急处置、考核管理……随着各级综治中心工作运行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惠州市各职能部门依法定程序履职、按法定环节配合,全流程完善各项工作,有效保障了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基层解决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显著提升。据统计,2024年,惠州各级综治中心成功调处的各类矛盾纠纷95%化解在镇(街)。 智治赋能,为平安守护插上“云翅膀” 走进惠城区综治中心指挥大厅,科技与法治交织的治理图景徐徐展开,墙上的电子显示屏展示的“粤平安”综治中心业务系统格外引人注目。该系统汇聚了辖区各类矛盾纠纷数据,随着光标的移动,可以任意调取相关数据,查看每个矛盾纠纷的事件等级、办理进度和化解办结等情况。 “‘粤平安’系统不仅能跟踪督促事务办理部门实质性解决矛盾纠纷,还能为提级办理、风险动态研判、预警预测、应急处置等提供技术支撑。”惠城区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该系统的运用,综治中心实现了矛盾纠纷全流程闭环管理,指挥调度、协调联动也更加有力有效。 “根据系统汇聚的矛盾纠纷数据,市综治中心定期进行研判分析,对高发易发的矛盾纠纷风险点进行预警提醒,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事件能够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惠州市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惠州市、县(区)、镇(街)综治中心均已上线“粤平安”综治中心业务系统,通过科技赋能、风险预警、服务延伸“三位一体”,有效解决分析研判不够聚焦、事件流转不够高效等问题,实现了矛盾风险“看得见、判得准、管得住”。 此外,各中心还有自己的“独门科技”。比如,博罗县长宁镇充分发挥无人机技防优势,延伸“触角”,提高森林、土地等资源巡护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仲恺高新区潼侨镇通过智治社会治理平台三防水利功能,实现对重点区域水位、水流的实时监控,对应急工作进行研判分析,并通过智能预警系统作出应急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亚湾开发区研发“和美湾”大健康服务平台,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了心理“问需—评估—服务—跟进—反馈”无缝衔接。 惠州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下一步,惠州将不断完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切实以更高水平的平安惠州、法治惠州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