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的辅助下,检察官们得以从繁重的卷宗摘录工作中抽出身来,拥有更多时间思考证据分析、法律适用等关键问题。”清远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案组组长季焕爽说。
去年年中,规律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规律未来”)、广东粤桨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粤桨产业”)与清远市检察院一拍即合,在清远共同推进部署广东首个检察行业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同年10月31日,“检牍”智慧检察系统横空出世。时至今日,该系统经过两次迭代,已经相对成熟,对生产力的提升显著,例如以往整理审查报告初稿有时需要成日,如今只需几分钟。
开发半年多以来,“检牍”已服务检察官解决刑事案件超1300件。据统计,2024年清远市提起诉讼的刑事案件为4102件。
案件文书“一键生成”
“就像给证据装上GPS,碎片化信息也能串联成铁证。”在清远市一起非法经营案中,检察官通过“检牍”证据图谱功能,发现犯罪嫌疑人用亲属账户收取货款的隐蔽线索,随后根据相关证据追加认定犯罪金额80余万元。
“检牍”内置的证据图谱功能可将聊天记录、转账流水等碎片化证据自动关联,形成可视化逻辑链。
实际上,“检牍”具备七大核心功能模块,包括案卷材料智能采集模块,支持多渠道上传,可以轻松处理图片、视频、手写体等非结构化数据;类案与法规推送模块,可以从海量案例库找相似案例,精准推送相关法规;法律文书智能生成模块,可以依据智能分析自动生成各类法律文书,包含详细论证过程;案件检索与智能辅助模块,其中内置语义化检索引擎,设置对话交互式智能助手提供各类辅助等。
清远市检察院技术科科长邓远辉介绍,检察官只需将案件关键信息录入系统,短短几分钟,一份格式规范、内容详尽的审查报告初稿就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系统还具有智能纠错和提示功能,如果内容存在逻辑错误或法律适用不当等问题,系统会进行提示,并提供相关法律条文和案例作为参考。
当前,“检牍”智慧检察系统已正式在清远市检察工作网本地化部署运行,清远市两级检察院都能调用使用。
在清远市一起多人涉嫌多次盗窃的案件中,交易记录、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证据材料纷繁复杂。按照以往办案手段,仅整理这些材料、撰写审查报告和起诉书,就得耗费几个星期。“如今依托‘检牍’,整理一份审查报告初稿,几分钟就能搞定。”连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黄斯迪表示,自从该院配置了智慧检察系统,工作质效有了大幅提升。
案件全流程的AI生成
“此前我们也用过一些辅助办案的软件。”邓远辉透露,但以前的软件只能限定罪名,覆盖面小,局限性大,“我们希望能打造一个大模型,可以完成数据的摘录、要素的提取,以及案宗的审查等。”
抱着这样的需求,清远市检察院与多家AI大模型企业洽谈,并最终选择了规律未来与粤桨产业团队。“检牍”智慧检察系统由此诞生。
“检牍”AI大模型是由规律未来团队自主研发,并由粤桨产业孵化的前沿法律科技产品。
一体化机房对水务、金融等多个领域的赋能……走进海珠区百度飞桨(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基地(即粤桨产业),在一楼展厅,可见这座基地在软件与硬件上的“软硬兼备”。
“我们了解到,清远市检察院此前在数字化已有丰富成果。”粤桨产业CTO(首席技术官)陈云峰介绍,这为双方合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前,清远市检察院在数字检察领域成果已走在全省前列。以2024年为例,清远两级检察院以积极参与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应用活动为契机,在全国模型管理平台成功上架21个模型,约占广东省上架总数的2/5;共应用模型超过170个,发现监督线索2583条,成案920件。在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活动评选中,在入选的100家模型推广和应用优胜检察院(含提名)中清远占7席,是全国获奖数最多的地级市。
陈云峰介绍,与其他预标注式的大模型不同,“检牍”基于开源大语言模型打造,能做到案件全流程、刑事案件全案的人工智能生成,“据我了解,目前行业内就‘检牍’能做到”。
“只有深入到行业领域当中,只有这个行业的专家,才能知道怎么样跟AI技术做结合。粤桨产业的工作就是构建行业人才与人工智能的桥梁。”陈云峰说。
因此,清远市检察院与粤桨产业的合作,是一场各持所需的“双向奔赴”。
“现在已基本上达到我们的建设目标。”邓远辉说。数据显示,目前,清远两级检察机关已运用AI技术同步生成审查报告、认罪认罚具结书、量刑建议书和起诉书等文书近4000份。该做法入选2024年智慧检务创新案例,并在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展上推广。
主办:广东省法学会协办:南方新闻网